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2/3)

作者:朕禦山河字數:8270更新時間:2019-09-05 18:58:25

    “陛下,是傳音學堂,預示著萬裏傳音不日將獲得成功。”

    太監開口道。

    “傳音學堂,好名字啊!”

    李隆基笑了笑,開口道:“李侍郎帶了個頭,下麵還不知要有多少人效仿呢?這倒是能給朝廷節約不少開支,也隻有他能想到這些好主意。”

    高興之餘,李隆基連忙派太監去宣朝廷的幾位大官,普及教育的事情自然是越早確定越好,他要聽聽這些大官的意見,然後,盡快把這個事情給定下來。

    要李安的宣傳和服是很有效果的,當朝的大官基本上都同意了李安所提出的基礎教育理念,隻是在部分細節上,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李安的想法稍微有一點出入,但基本的思路是一致的,他們也都認可了全麵普及教育,但覺得強迫所有孩子都來接受教育,有些太過了,而李安卻堅持強製性普及教育,以真正實現讓所有孩童都能入學的夢想,免得某些孩子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幹活而不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學堂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對於這種情況,李安是不會答應的,而部分大臣卻覺得強製有些太過於霸道,容易激起官民的矛盾,而李安則告訴所有大臣,普及教育並不需要普通老百姓付出金錢,對於普通老百姓來,將自己的孩子送入學堂讀書,絕對是一件占便夷事情,如此,就算強製也不會引起多大的矛盾,極個別的刁民改變不了什麽,民心不會因為朝廷的強迫而有所改變。

    這就好比有人送你一個億,你不收也得收,這麽大的好事兒,一般人怎麽可能拒絕的了,難道還能因為這個原因而痛恨送你錢的人,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對於強迫孩童入學,這是好事兒,並不會侵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所以,阻力永遠都不會很大,甚至根本就不會有什麽阻力,另外,朝廷也要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把普及教育的好處一級級的傳遞下去,讓所有的大唐老百姓都了解普及教育對於大唐帝國的重要意義,對每一個孩子的好處,如此,阻力就會進一步降低,甚至完全沒有阻力。

    朝廷的辦事效率本來是不高的,不過,隻要是皇帝和大官們重視的事情,執行起來的效率還是很快的,在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全麵普及教育的政策便順利的獲得了通過。

    朝廷將根據人口數量和地域分布,確定學堂的大概位置,以及學堂的屬性,然後,若是有人願意自費籌辦學堂,則朝廷會免費劃撥這塊土地給他,讓他好好的籌備學堂,並將這所學堂的冠名權交給這個人,另外,日常管理權也歸其所有,隻有

    這種借助社會資源進行學堂籌備的方式,可以極大的減輕朝廷麵臨的資金壓力,從而讓學堂籌備工作可以更快更好的進行下去,而且,商人既然負責了這個學堂肯定不會放任不管,肯定希望這個學堂能夠教出好一些的學童,這樣商饒臉上也有光,甚至,還會與別的學堂進行攀比,將學堂打造的漂漂亮亮的,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另外,朝廷的資金都是有數的,不會無緣無故多撥款給一所學堂,而商人負責的學堂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隻要這名商人高興,完全可以多撥很多資金來建設學堂,給教學人員更高的待遇,甚至還能給學習好的孩子一些獎勵,隻要商人用心想搞好這個學堂,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名譽,完全是舍得拿出大量資金的,而很多時候,隻要資金到位了,事情就要好辦的多了。

    在全麵推行普及教育的時候,李安一直在強調一點,那就是普及教育就是學習一些最基本的隻是,讓孩童能夠識字懂禮,並不是培養所有孩童去考功名的,可一旦商人負責創辦學堂,對於貧民孩童之中湧現出的優秀人才,他們肯定不願意隻培養這些孩童識字這麽簡單,或許會培養他們更多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去參加科舉,隻要考取了功名,他的臉上就很是有光了,另外,考取功名之後,這個貧苦的孩子不定能夠做官,而不論這個孩童的官做得多大,都是他資助出來的,以後不定用得著自己資助過的孩童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