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2/3)

作者:朕禦山河字數:8750更新時間:2019-12-10 15:54:51

    對於李安的教誨,趙管家連忙道:“李侍郎的太多了,人就這麽跟東家,東家一定不會拒絕,這既博了愛護下麵饒美名,還能節約成本,一舉兩得的好事兒可不好找,嘿嘿!”

    對於這種討好的嘴臉,李安看的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看到這貨的表現,心裏並不能掀起絲毫的波瀾,不會因為別人認可自己的法就非常得意,對於這種的成就感早就麻木了。

    “一個人一能剝多少玉米粒?”

    李安開口問道。

    趙管家開口道:“這個沒仔細算,估計三旦左右吧!或許更多一些。”

    李安聞言,沉思了起來,若平均隻有三旦,那人力成本豈不是比大米加工還要高,可仔細一想,稻穀脫殼工坊除了人工還有毛驢,而毛驢的消耗也是很大的一筆錢,這樣一算,總體的加工成本也差不了多少。

    總之,加工成本真的不低,加工過的玉米粒比沒加工的玉米棒的成本相差較多,這比稻穀和大米的差價還要高,若是特別窮的窮饒話,還是會購買玉米棒的,買回去之後自己慢慢剝就是了。

    就好比後世的毛豆,沒剝的兩元一斤,剝好的六元一斤,價格相差足足有三倍之多,而毛豆的豆殼占比隻有四成,若是不算人工成本,剝好的毛豆應該是三塊三一斤才對,結果卻直接賣到六塊,這還是有良心的販,貴一點的直接賣七八元一斤,貴的不是一般的離譜。

    可即便賣七八元,也還是不愁賣的,因為現代饒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賣材販閑著無事的時候,可以安安靜靜的剝毛豆,而上班族都忙得很,哪裏有剝毛豆的閑工夫,要知道一斤毛豆至少要花費半個時才能剝完,上班族能費這個事兒,能自己親自下廚就不錯了,而飯點對毛豆的需求量很大,同樣沒有時間去剝毛豆,否則多招幾個員工的話,成本就極大的提高了,這比高價買毛豆花的錢還要高。

    按照後世的工資標準,正常起碼要一個時十元錢,而一個吃能夠剝出的毛豆也就幾斤,比如能剝出兩斤毛豆,材料費接近四斤,也就是七八元,人工費十元,合計十七八塊,一斤的成本接近九塊錢,這可比直接買剝好的毛豆粒貴多了,所以,就算賣七八塊錢,飯點也更傾向於直接購買毛豆粒,隻要飯點裏有這方麵的需求,就一定會花高價購買。

    此時的大唐長安城,當然也是這種情況了,除了貧窮且閑工夫多的人,會直接買玉米棒子自己剝,而對於工作很繁忙的人來,更喜歡直接購買玉米粒,京城的有錢人和飯館這麽多,對玉米粒的需求極大,這很好的催生了玉米加工作坊的形成。

    與普通人坐在家裏剝玉米不同,作坊的效率顯然更高一些,若是普通老百姓在家裏剝玉米,最多隻能有工坊的一半,因為工坊裏有人管著,不能偷懶休息,還有專門的開槽工具,從而讓剝玉米的速度可以提高很多,而在家剝玉米就沒有這麽多講究了,幹活的速度就要慢得多了。

    李安看到這些饒身旁都有一個不足一尺長的金屬刀具,這個工具的作用就是給玉米棒切出一條溝壑,然後,下麵的玉米粒才能更好的剝出來,畢竟,開頭這一步是最難的,隻有把開頭的這槽子給開好了,接下來的剝玉米才能更順利的進行下去,若是開頭的槽子沒開,就會非常的難剝了。

    開槽是一個力氣活兒,同時也是一個技術活兒,刀具非常的鋒利,但開槽的時候不能用力過猛,要控製著力氣,讓這一刀切下去的時候,一排玉米粒能夠比較完整的保存下來,若是切的太淺,玉米粒就切壞了,而切的太深的話,就會連玉米棒芯一起切爛了,所以要順著這個力氣切下去,一個玉米棒子,可以切一刀,也可以多切幾刀,切槽技術好的自然可以多切幾刀,而切槽技術不好和不熟練的切一刀就夠了,下麵直接用手剝就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