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章 運籌帷幄(2/3)

作者:浙東匹夫字數:13084更新時間:2019-06-30 03:44:40

    這個指標也別白浪費,我就讓老秦發文把敏敏招工進廠。反正超過16歲的,都是合規的正式工指標,我們點名招,打那邊一個措手不及!至於取證據用的錄音機,我也想辦法搞指標吧。實在搞不到就多花點錢,你先想辦法打聽打聽行情。”

    自從妻子死後,他已經三年沒敢接觸黑市了。不過如今為了女兒,也顧不得這些。

    罷,他把上次秦輝發給他的獎金裏、那剩餘的00多塊錢,以及他此前積蓄的幾個月工資,都拿出來數了一下。

    然後表示可以給顧驁500的預算,如果還不夠,再想辦法。

    顧驁覺得肯定夠了:80年代初黑白電視機也才一千出頭,彩電剛剛進入國內也才封頂兩千塊。(有電視機票的情況,黑市價是不夠的。)

    現在物資雖然更稀缺,但他要的畢竟隻是錄音機。

    ……

    出了姐姐這一檔事,顧驁也無心複習。

    第二上課時,就開始翻看昨剛剛去市圖書館借來的文獻。

    至於放學後,他還準備問問馬風,打聽一下黑市行情的事情。

    他借來的文獻,一本是地方誌,另一本則是如今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匯編。

    之所以要借書,是因為顧驁對姐姐所的茶場原址是宋六陵、一直到60年代都還有遺跡可以被“除舊迎新”感到懷疑。

    他倒不是怕姐姐騙他,而是覺得有可能以訛傳訛。

    顧驁前世是理科生,不學曆史,但他也愛看殺韃子的皇漢穿越。在某點一本叫《大宋權相》的書裏,他依稀記得看見過一個情節:

    曆史上的宋六陵,是被蒙元韃僧楊連真伽給毀了的。楊連真伽破棺裸屍,攫取了全部陪葬珍寶。

    可姐姐卻言之鑿鑿地,一直到60年代宋六陵遺址還在,這不就矛盾了麽。

    要麽是姐姐口口相傳記錯了,要麽就是吳老狼寫錯了。

    如今,查了市圖書館的一手資料,顧驁才明白過來:兩者並不相悖:

    蒙元開國的時候,距離宋六陵才幾十年。那時候的古人,哪來的文物意識?楊璉真伽挖墳的目的就是奪寶,所以隻拿些當時就已經很值錢的陪葬品,比如金銀珠寶,名人字畫。

    至於享殿的器物、建築材料,這些東西在700年前是不值錢的,韃子也懶得刻意費力、去計劃性地徹底毀壞。

    所以直到60年代,即使經過700年的風雨,以及無數次盜墓,依然可以確認還剩宋孝宗、光宗的享殿,依然有地麵遺跡,隻是其他四陵的地表部分蕩然無存了。

    這最後兩座享殿的殘骸,確實是除舊迎新的時候徹底墾平的。

    “唉,可惜了。能挽救多少算多少吧。”顧驁內心歎息著。

    他本來是工科生,連盜墓都不看的那種,對考古和收藏文物興致寥寥。但既然遇到這種事情,與公與私沒有不管的道理。

    他打算花點錢,“毀家紓難”從其他知青手上搶收,能買多少算多少。至少不能眼睜睜看著王平山把東西都賣給外國人。

    看完地方誌史料,顧驁又翻了一會兒政策匯編。

    從書上,他進一步了解了目前文物進出口的規定:

    如今的古物出口創匯合法渠道,主要是兩條。

    第一條是國家特許經營的出口機構,主動向國外出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