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1場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2/3)

作者:浙東匹夫字數:11584更新時間:2019-06-30 03:45:23

    79年,國內做消費品的廠子,個個都缺錢,即使看到了同行吃桃子的先例,有魄力花大錢打廣告的依然占少數。煙廠算是僅有的稅前利潤爆棚的單位。

    顧驁也理解馬風的難處,委婉地剖析:“我沒讓你不給煙打廣告,隻是要注意宣傳口徑。不要出現產品,不能表現煙的帥氣、男人。但是體現一點文化哲學內涵還是可以的嘛。”

    “文化哲學內涵?”馬風暗暗叫苦,“那對方估計不肯掏這麽貴的廣告費了吧?產品臉都不能露,肯定得打折了。”

    後世的煙草集團肯花大錢打不露臉的廣告,那是因為法律已經規定了。而現在法律沒規定,製片方卻要主動讓廠家打折扣,服工作的難度自然是不同的。

    不過,也幸好是利群了,顧驁想起前世看到的頗有哲學拔高的原作,就知道如何勸了。

    顧驁:“能不能讓對方廠長接受,就看你怎麽吹噓廣告設計了,忽悠的口才好,照樣可以勸服。”

    馬風:“那顧哥你,這個該怎麽表現?”

    顧驁端著兩根指頭,敏銳地:“抽煙肯定是不好的,所以我們肯定不能顛倒是非抽煙好,但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另一件事情更不好,那就是失去自由意誌。”

    饒是馬風已經算子第二號大忽悠,還是被顧驁的思維跳躍性晃得找不著北了。

    而一直旁聽的張一謀和顧常衛,更是驚訝得連馬燕紅的精彩高低杠都不看了,注意力全部被顧驁的裝逼言論吸引:“這都行?”

    顧驁智珠在握:“怎麽不行,我們這樣假設好了——首先,計算機你們都見過吧?”

    三人異口同聲:“聽過,沒見過。”

    “咳,沒見過不要緊,聽我結論就是了,”顧驁沒想到大家居然還沒見過,“計算機誕生0多年來,運算能力發展有多快?十五年前,英特爾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就提出了‘每過18個月單位密度PU運算速度翻倍’的預測,被稱作摩爾定律。

    這個定律至今一直有效,在電子載體這個時代裏,也會繼續有效下去,持續幾十年。所以計算機的處理速度,是每15年翻1000倍。我們現在是初代計算機的百萬倍,三十年後是我們現在的百萬倍。

    技術發展到那時候,阿蘭圖靈所的人工智能或許還不能徹底實現,但在某些判斷、統計和推演上,超越人類,是輕輕鬆鬆的。

    那麽我們假設,如果有一,你有一個傳感器助手,能監控你的生理指標、然後用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告訴你你如果今再吃一包巧克力,就會增加萬分之一的糖尿病風險,你是吃還是不吃?

    如果他進一步告訴你,根據你現在的身體綜合狀況,你補充某種維生素、甚至吃某種處方藥,對你的健康狀況有好處,你是做還是不做?就算,我們假設它預測成功的概率不能全對,但誤診率絕對比人類醫生要低——至少比‘吸煙有害健康’的人類醫生要低。

    馬風,你還記得我是怎麽從太東電器手上,把射擊遊戲機的概念攫取過來的麽?你還記得,希捷是怎麽從上一代IB硬盤供應商那裏,把市場搶過來的麽?

    就是因為上一代硬盤商和太東電器太相信市場調研數據了!因為革命的東西,永遠不是歸納數據能夠演繹出來的,這是一個底層顛覆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