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無題(2/4)

作者:浪漫憂傷字數:9130更新時間:2020-07-05 09:25:18

    不過也快到此為止了,再兩年後,唐高宗李治廢王皇後,改立武媚娘為後,於誌寧從頭到尾一言不發,首持兩端,沒曾想如此依舊被武媚娘記恨,最終以黨附長孫無忌為由被貶。

    總歸就目前而言,整個於氏,於誌寧這一支是最為得勢的,不但其本人身居高位,其直係後代也基本盡皆為官,且都不算是小官。

    相比之下,於陽平這一支就比較作孽了。

    同為於姓,照舊會因為嫡出庶出而有所差別,到了於陽平這一代,當與於誌寧孫輩同代,但也早已經出了五服,必要時或可拉攏照顧一二,也會有少許走動,但實際聯係已並不多。可無論如何也是一個祖宗,也斷不會任由人欺負了去。

    於陽平的便宜老爹於文然,時為殿中侍禦史,從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儀式。從官職上就可以看出,於文然是個守禮之人,即便不是,所處之位,也會逼迫他如此。

    然而就是前幾天,於文然做出了一件大事,將第七子於陽平驅逐家門,從此斷絕父子關係!也正因為如此,於陽平的前身鬱鬱而終,從而讓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好青年穿越到此。

    至於驅逐的理由……

    於陽平看了看眼前熱鬧的景象,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平康裏,乃是長安街坊名,因位於城北,又稱北裏,在後來的朝代裏,亦為妓院的代稱。為何?因為平康裏就是時下最大的紅燈區,沒有之一!

    孟郊一首‘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道盡了金榜題名之後的風光,可這個花,當真隻是尋常的花朵麽?《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年新進士,以紅箋名紙遊謁其中。時人謂此坊為風流藪澤。

    金榜題名之後,當下的風氣,第一時間,便是來平康裏遊樂,而不是別的,可見這花,也是大有深意。

    眼下於陽平就住在這,而且是最下等的屋子。

    平康裏共有三條巷子,有上、中、下之分,又為南巷、中巷、北巷。而其中北巷,便是最下等的那一個。當然,這並不代表在這條巷子裏混飯吃的女子沒本事,很可能隻是因為她們的才藝過時了,不管如何,即便是最差的北巷,也絕非尋常百姓可以來的,檔次還沒有低到那個地步。

    就拿現在這位三十許的青衣女子來說,此刻正拿著鞞鼓,唱著曹植的鼙舞歌,舞姿豪邁奔放,伴隨著女子的嬌柔,很有幾分看頭。

    然而很可惜,鞞舞現如今早已不流行了。

    鞞舞起源已不可考,但在漢朝時,曾作宮廷之舞,用於延宴。魏時依曲更辭,晉時增加舞人,宋時增添伴奏樂器,齊時又稱鞞扇舞,隻因其加入了扇子,嗯,此扇並非折扇,這時候還沒這玩意,而所謂宋時,也並非唐朝之後的北宋,而是南北朝的劉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