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6章 生產(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8310更新時間:2019-06-11 23:17:41

    根據徐世楊自己的觀察,鐵炮炮壁比銅炮薄的多,而且口徑比銅炮小一圈(彈丸重量比銅炮小1斤),雖然炮管較長,但總體重量依舊輕很多。

    而且,這種鐵炮無須炮架(當然有更好),可以直接安裝在單獨的轉向架上使用,這是銅質野戰炮所不具備的優點。

    而且優點還不止這些。

    “我們已經隻造了五個子炮,年前試射了一次,前三炮一共隻用了一分時間(華夏古代一分合30秒)。”

    湯隆介紹道:

    “隻是因為炮壁太薄,三炮過後炮管就熱的不行,隻能停下來先散熱。”

    “三炮隻要一分時間?”徐二說道:“這樣的話,跟木炮也沒差多遠了。”

    無論如何,金屬火炮總是全麵超過作為臨時措施的木炮。弗朗機有很要命的漏氣問題,結構強度也低於正常野戰炮,但這兩項數據仍舊比木炮強得多,因此威力、射程都比木炮強,因為是後裝炮,射速也能接近與打一發就扔的木炮。

    效率更是不用提了。

    “有了它,我們就可以放棄那些該死的木炮了。”徐世楊高興的說道:“那許多好木頭,開一炮後就隻能當柴禾燒了,太可惜。”

    “這種炮可以大規模鑄造了嗎?”徐大問道。

    湯隆回答:“可以,實際上,俺覺得這炮造起來比火繩槍槍管容易一些。”

    “能造多少?”公孫勝問道。

    “我們已經有了模範,材料和人手充足的話,一個月就能造兩門。”湯隆說道:“如果在增加人手,速度還能加快。”

    “兩門?”

    公孫勝掐指算了一下,現在的火藥產量勉強夠用,但是一刻不停的生產的話,一兩年之內,火藥產量的增長就有可能跟不上火藥武器的增長。

    “以最快的速度鑄造,人手和材料,我來想辦法。”

    徐世楊沒有公孫勝那麽多想法,他急需大量火炮武裝新軍炮兵——按照設想,新軍每個步兵營80名炮兵相關人員,應該裝備至少6門火炮,如果在加上徐家船隊所需艦炮,大炮數量缺口在60門上下!

    如果使用木炮代替,因為一門木炮隻能開火一次,炮兵的實彈射擊訓練總是無法有效進行,這是徐世楊的一塊心病。

    60門大炮,對徐家來說不是個容易填補的數字,必須從現在開始,一刻不停的予以改善。

    “是!”得到徐世楊的首肯,湯隆趕緊答應下來。

    他看得出來,徐世楊急於開展用鐵炮替換木炮的工作,因此加快生產,將是他下一階段最重要的任務。

    “湯隆,你好好工作,做得好了,不論是上戰場還是繼續在兵工廠工作,你的前途都是光明的!”徐世楊承諾到:“我在這裏給你一個準信,如果你能利用現有人手,再提高大炮產量,一年之內我就提升你為軍官!”

    “是!放心吧中校!俺一定能做到!”湯隆興奮的叫道。

    “嗯!我信你!隻是還有一點,你必須保證大炮的質量!質量不過關的炮,不準交付部隊!”

    “炮身上都有銘文,若是誰交付不合格的大炮,俺可以直接追查到個人!”湯隆排著胸脯承諾道:“俺絕對不會讓不合格的大炮流入部隊,坑害咱們新軍兄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