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0章 金礦(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8266更新時間:2019-06-11 23:19:12

    徐世楊預計,屯墾村這種類似集體公社的製度大概能安穩施行一段時間,長短主要看各村的剩餘勞動價值多寡。

    因為在荒地極多的現在,個人所能做的工作是十分有限的。

    比如徐世楊給某個村子每戶50畝地,但全是荒地,那麽這個村子裏男丁稀少的家庭,在沒有被人幫助的情況下,可能隻有耕作20畝的能力,其他30畝就隻能繼續荒廢著。

    若是集體勞作,有更多男丁的家庭就可以分出一部分勞力幫助人丁少的家庭開墾另外三十畝土地,這些土地上的收入也可以分給人丁多的家庭一部分,補貼他們的家用。

    這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政策。

    但隨著水利建設逐漸成型,以及牛馬存欄量增加,畜耕普及,若是剩餘價值大到某個人或某戶人家離開集體也能活得很好,個人利益的訴求就會壓倒集體利益,從而造成這類公社村的瓦解。

    不過那肯定不是百廢待興的現在就是了。

    ……

    登州府轄下,招遠。

    登萊兩府自古就盛產黃金,大周還能控製江北的時候,僅招遠縣轄境內就有一千多個礦洞,登萊兩府年出黃金9000多兩,相當於大周全國黃金產量的九成。

    大周南遷後,黃金產量銳減,隻剩下附近幾個強力塢堡主偶爾還在組織開采,所產黃金大多通過登州渡海輸送到遼南或江南,換取生活必須物資。

    因為有黃金,登萊北部的塢堡主生活比其他地區好不少,也正是因為此,青州軍黃河以東全省擴張的時候,登萊北部塢堡主的抵抗遠比其他地區激烈很多。

    占領登萊後,拚死抵抗的塢堡主自然失去了對金礦礦洞的所有權,從那時候開始起,登萊兩府以招遠、棲霞等地為主的黃金礦脈被完全納入都督府直轄。

    徐世楊曾經按自己的規劃,把本地礦戶調走接近一半,隨後又遷進來部分流民,然後又調來幾千外族礦奴,此時招遠縣轄下共有31個屯墾村,其中一半以開采黃金為主業,農業為副業。

    去年的時候,登萊等地的金礦為都督府提供了黃金2000餘兩,白銀500多兩,今年到8月中旬已經有黃金4500多兩,估計全年產金6000兩,銀1500兩並無太大問題。

    這些硬通貨對齊省的經濟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招遠也是徐世楊、章明義等人重點視察地段。

    如今在招遠負責監督管理金礦開采業務的是徐世楊的二舅王安,這個曾經的日照塢堡主如今擔任招遠縣令的職務,也算是跟著親家占了不小的便宜。

    徐世楊一行到來後,他毫不猶豫的扔下手中工作,專程跑來接待。

    不過徐世楊和章明義都不是矯情的人,連招遠城都沒進,直接去了這附近最大的玲瓏金礦。

    王安自然不會為這點事頂撞這個位高權重的外甥,自己也帶著人來到玲瓏金礦所在地,招遠城北側的羅山。

    兩行人匯聚一處,在一個礦洞前停下,正好看到一個渾身傷痕的光頭漢子手腳並用的拖出一個裝滿的礦石的背簍。

    徐世楊伸頭向礦洞裏看了一眼,這個礦洞出口到還算可以,可真往裏看,裏麵卻是隻有一米左右的高度,一次隻能進去一兩個礦工,在裏麵似乎也隻能趴著工作。

    現在這個時代,采礦業是一種隨時可以要人命的工作,礦坑滲水、塌方以及各種有毒氣體隨時可以奪走一整條礦坑的人命,而且狹窄黑暗的礦坑,對人的精神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