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6章 工廠(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7134更新時間:2019-06-21 16:19:51

    徐世楊希望在隆道二年把棉花種植麵積提高到三十萬畝,農業公司將為此投入一萬以上的奴工和數千平民工人,如果一切順利,這些棉田的產量足夠供應兩座現今青州紡織廠規模的工廠。

    如果在加上毛紡織和麻紡織,齊省今年能擁有萬以上工業婦女,這對於人口稀少的齊省,是一個很優秀的動員數字(預計工業婦女占總人口的%,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二戰鬼子的工業婦女比例)。

    青州紡織廠的經理倒是清楚徐世楊對紡織的重視程度,但他不太明白為何這位年輕的統帥如此在意這似乎對戰爭並無太大作用的廠子。

    當然,統帥的重視對他來是個好事,齊省即將成立六部,明確官員權限的消息已經漸漸傳開,這邊沒有那麽多讀書人組成文官集團,因此類似他這種實際掌握一線情況的事務官就有可能在新成立的工部占據頭角。

    換句話,徐世楊越重視,紡織廠經理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大權限。

    “請少都督放心,棉紡機器今年一定能見到成果。”

    紡織廠經理大聲承諾:

    “工人培訓也已經上正軌,以老帶新,三個月就能帶出一批手法嫻熟的女工。”

    現在齊省各方麵對徐世楊的稱呼都不一樣,比如軍方通常稱呼他為司令,官員則大多以他大都督繼承人的身份稱呼為少都督,民間則喜歡稱呼他將軍,還有些相熟的親戚稱呼他三郎之類,總之稱呼相當混亂。

    徐世楊本人對此倒是沒什麽特別意見,反正什麽稱呼他都能接受。

    徐世楊鼓勵道:“你有這個想法是好事,咱們現在就缺有實幹水平的官員,加油吧。”

    ……

    接下來是鑄幣廠,銀行下屬的鑄幣廠目前隻鑄造當十貫麵值的金幣、當一貫的銀幣,以及麵值一斤、五斤、十斤三種麵值的糧票。

    齊省並不發行銅錢,金銀幣主要用以跨省或跨國大宗貿易,糧票則作為輔幣,完全在內部流通。

    與江南不同,齊省所謂一貫按標準的一千錢計算,這個數字比大周通行的一貫高了足足50錢,不過齊省金銀幣鑄造精美,金銀含量均衡,信譽很高,因此江南來的商人都很喜歡這種大額錢幣。

    至少雙嶼港李家現在很願意接受齊省金銀幣進行貿易。

    都督府每年能從發行貨幣方麵獲得高額鑄幣稅,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源,不過一旦六部成立,銀行和發行貨幣將會完全交給大都督直轄的戶部管理,徐世楊將失去對此方麵的管轄權。

    當然,他還會保留建議權。

    畢竟貨幣代表一個政權的信譽,徐世楊不希望失去自己管控的貨幣出現太大波動,以至於侵蝕都督府的權威。

    徐世楊給戶部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嚐試發行鐵幣——這玩意不在齊省流通,而是運到江南或扶桑套購物資——這兩個地方貨幣稀缺程度都十分嚴重。

    扶桑那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當地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各大名對鑄幣似乎也沒什麽興趣,他們統計收入以折合大米的糧本位為主,實際貿易以金銀實體和走私進去的大周製錢為主流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