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5章 軍改2(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5038更新時間:2019-09-19 11:05:17

    曆史上,類似如此規模的軍改基本都要有新式武器和戰術,以及戰略目標的更新相互配合。

    徐世楊的此次軍改自然也是如此。

    戰略上,徐世楊軍改的目標自然是從原來的防守反擊,轉到積極進攻、攻勢防衛等更加進取的目的。

    武器更替方麵,軍改的主要誘因是兩種新式武器開始投入現役。

    其中之一自然是火帽擊發線膛槍(米涅)。

    這是步兵武器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這種新式武器嚴重削弱了冷兵器存在的意義。

    如果燧發槍時代還可以玩玩“子彈是孬種刺刀是好漢”(其實人家蘇沃洛夫原意不是這個),那麽麵對裝備米涅槍的對手還敢這麽玩,那隻能是找死。

    米涅槍的射程和準確度可以在步兵陣列進入衝擊距離前把敵人殺傷殆盡。

    到準確度,徐世楊打算給齊軍的新式步槍安裝表尺。

    以往的燧發槍火繩槍等明火武器是不能瞄準射擊的,因為引藥池的火藥在射擊時會迸發大量火星,射手若是始終腮貼槍托瞄準射擊,火星能糊他一臉,因此燧發槍射擊時射手需要把頭歪到一邊。

    因而表尺、準星之類的玩意對燧發槍、火繩槍沒什麽意義,正所謂擊發槍未必都有表尺,但有表尺的最少得是擊發槍。

    這也是擊發槍相對燧發槍劃時代的進步之一,隻是平常人很少注意到這一點罷了。

    通俗點來,裝備米涅槍的步兵甚至可以依靠準確度和射程壓製早期炮兵!

    另一項足以引起戰術改革的武器,是海軍兵工廠最近新鑄造的幾門大炮。

    這些火炮分為兩種,一種是發射五斤重炮彈的輕型火炮(相當於6磅炮),另一種則是發射十斤炮彈(1磅左右)的中型野戰加農炮。

    兩種炮都使用青銅鑄造,前者炮重750斤,勉強達到飛行炮兵所需重量的上限;後者炮重1100斤,算是中型野戰炮中較為輕型的。

    射程方麵,由於使用青銅鑄造,炮管強度冗餘較高,新式火炮可以承受較高的膛壓,齊軍炮手可以為新式火炮裝填更多發射藥以追求更大的射程和殺傷。

    因此新式五斤炮的射程可以達到1400米,而十斤炮的射程可以達到1900米,特別是後者,有效射程都有1400米,而且有足夠動能殺死任何敢於擋在炮彈前麵的活物。

    兩種火炮的射程、威力、可靠性和火力持續性都遠遠大於齊軍以往裝備的火炮。

    實際上,從性能和型製上來看,齊軍的這兩種新式火炮十分接近與另一個位麵曆史上的1851和1857大拿破侖炮。

    正好1851是六磅炮,1857是十二磅炮,與齊軍新式火炮的炮重、彈重、射程等數據都十分接近。

    拿破侖炮可以是前裝滑膛炮的巔峰,因此下一階段軍改的炮兵裝備方麵,徐世楊打算用一套更加精簡的炮兵體係來替換以往各種野戰火炮混用的局麵。

    簡單來,配合新軍製的建設,未來野戰軍團屬炮兵和飛騎炮兵統一使用新型五斤炮;師屬炮兵使用新型十斤炮。

    然後,營屬炮兵啟用同樣由青銅鑄造的新型神機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