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69章 遼北攻略4(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4972更新時間:2019-09-30 21:52:52

    隻用了一的時間,張宗已經決定要投資北方的紡織工業了。

    這倒不是因為他特別想看看那個“美女如雲的仙宮”,而是因為他敏銳的看到了華夏帝國紡織工業的前景。

    首先,作為一個儒士(雖然是有些離經叛道的狂生,不過儒士就是儒士,內核是改不了的),他覺得家族以前投資的奢侈品行業的產品餓不能充饑,冷不能禦寒,於國無益。

    倒是紡織行業這種基礎民生行業很符合他的道德潔癖。

    其次,他確實覺得,投資北方的紡織工廠能賺到不少錢。

    張宗在北方的遊曆真的聽到了不少對於南方人來算是“秘聞”的消息,這些消息大部分來自他沿途購買的各種報紙,少部分來自接待官員的介紹——華夏並沒有隱藏這些信息的意思,隻看你願不願意去搜集、分析。

    張宗和他的伴當搜集了很多信息,根據這些消息,他發覺,青州紡織廠的產量放在江南,大概比一路(省)的產量還高一些。

    但這個廠子在北方並非是最大的紡織工廠——雖然它確實被人稱為“下第一廠”,但那大概隻是因為它是第一個大型紡織工廠,華夏所有其他工廠都是根據這個廠建起來的而已。

    目前已知的,泉城紡織廠的規模就比青州紡織廠大不少。還有正在興建的燕京紡織廠,規模比泉城和青州都要大。

    還有遼陽紡織廠、大同紡織廠和長安紡織廠,規模基本都與青州紡織廠相仿,現在都在全麵鋪開的過程中。

    除了這些“青州式”的工廠,那個年輕的官員還跟張宗,華夏這邊正在興建效率更高的新型工廠——這是一種水利紡織工廠(卡特賴特機),效率比青州式工廠還要高五倍左右。

    張宗有點想象不出來比青州式工廠效率還要高五倍的紡織廠是什麽樣子,不過稍微計算一下的話,這樣一個工廠一年產量九百九十萬匹!

    當然不會有這麽多,因為水利機器在冬沒法開啟,不過即使減去四分之一,這產量也太過驚人了。

    這差不多相當於整個大周朝廷織造局一年產量的兩倍,這還隻是一個工廠!

    把所有已建成和在建工廠都加起來,北方的紡織企業產量大概是大周的二十倍以上!

    衣被下。

    這個詞真真切切出現在張宗的腦海裏。

    這意味著,以往可以直接當做錢使用的各種紡織品,今後有可能會有個價格暴跌的過程——實際上現在北方的紡織品,特別是棉、毛、麻類都已經比江南低很多了。

    但這不意味著紡織行業的絕對利潤會降低,因為紡織品畢竟是生活必需品,這個市場的份額是遠遠不到飽和狀態的,隻要能賣出去,紡織品單價跌了也可以以量取勝。

    何況,北方還有大量海外市場可以消化這份產能。

    實際上,張宗願意投資紡織工廠還不僅僅是如此,他現在存了一個想法:若是水利紡織機真的有那麽厲害,那麽可不可以引進到江南去?

    在華夏崛起之前,江南的紡織業其實一直比江北發達很多,有這個基礎的情況下,加上江南江河多,冬江河也基本沒有結冰期,若是能在江南建成江北式的紡織工廠,那麽可以肯定,江南工廠的產量一定會比江北還要多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