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75章 磺胺,皇安(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5038更新時間:2019-10-04 15:41:14

    甲6號診室跟所有的診室一樣,有一扇巨大的,鑲嵌著玻璃的窗戶。

    從窗戶直接往裏看,正好能看到張宗的伴當躺在白床單上,嘴裏叼著一塊毛巾,一個白袍子正在用針線細細的把腿上長度驚人的創口縫起來。

    肯定挺疼的,因為每縫一針,伴當都會低聲嘶吼著掙紮一番。

    隻不過有個粉袍子按著他的毛巾,不讓他叫出聲來,而他的四肢已經被緊緊綁住了,這讓伴當的掙紮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另外一個粉袍子正端著搪瓷盆子,站在白袍子身邊,細細的縫完針後,那白袍子直接把彎鉤針和剪刀扔進盆子裏,然後拿出一塊紗布,從旁邊抄起一個葫蘆,往傷口上塗抹了一些液體。

    伴當又開始掙紮起來,白袍子視而不見,拿起一塊紗布墊在傷口上,然後用長條形紗布把傷口裹好。

    “行了。”白袍子滿意的:“別叫了,你死不了,你的腿也能保住,就是最近一段時間你得拄拐。”

    站在門外的張宗看著這一切,心中默默計算時間:也就一刻鍾。

    他推開門走了進去,對白袍子:“大夫,我這伴當傷的怎樣?”

    “是個伴當?”白袍子看了他一眼:“傷的挺重,要擱在三、四年前腿肯定保不住,甚至把命丟了都是常見,不過現在好了,你若是肯花錢,去藥房給他買些皇安,保準沒問題。”

    儒士中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法,作為雜學大家,張宗本人也確實通點醫術的。

    他很清楚,一個人身上多了這麽長的傷口,不管是傷在哪裏,都有可能致命。

    第一,傷員有可能失血過多而死。

    第二,哪怕傷員沒有很快死去,他今後也要過一道鬼門關:傷口的化膿問題。

    這個時代,醫生中還沒有人知道傷口為什麽會化膿,但每一個人都知道,一旦傷口化膿,一條命就很可能因此而丟掉。

    但是,聽這個白袍子的意思,似乎這種病灶在北方並非什麽大不了的問題?

    “用純陽的烈酒擦拭傷口,雖然疼,但也能消滅至陰的病灶。”也許是看到張宗是個有錢人,醫生難得的解釋了一下:“再加上皇安,不會有任何問題的,放心吧。”

    “皇安是什麽?”張宗從來沒聽過這種藥物。

    皇安就是磺胺,因為據發明人是徐世楊,在華夏帝國成立的時候,被民間以訛傳訛的成了皇安。

    這是本位麵人類曆史上發明的第一種抗生素,能夠有效治療敗血症、產褥熱、肺炎等這個時代典型的殺手型疾病都有奇效。

    根據華夏自己的統計,大規模鋪開磺胺生產後,華夏本土幾個主要省份的產褥熱和肺炎死亡率從兩成半迅速下降到不足半成。

    不僅如此,醫生們發現,這種藥似乎對別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那個時候華夏人還沒發現病菌,因此磺胺對什麽病有效,純粹是醫生和病人一起強行試驗出來的。

    但是,不管怎麽,磺胺救了無數外傷傷患和產婦的命,而且它還不斷被證明對其他一些病症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人們將這種藥視為包治百病的“神藥”,不論是大醫院還是鄉村的赤腳醫生,藥箱裏若是沒有常備磺胺,那基本上就是不會被人信任的庸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