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41章 分割扶桑(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4858更新時間:2019-11-10 19:20:19

    控製整個扶桑後,華夏帝國迫不及待的分割自己的戰利品,扶桑三島(不含蝦夷島)被劃分為兩個省:以琵琶湖以東不遠的伊吹山地為界,本州島西部、九州島、四國島合並為東海省。

    本州島東部則為東瀛省。

    華軍反動征服扶桑的戰爭之前,曾經估計扶桑有大約00萬戶,1500萬人口。

    經過一年多的混戰,以及之前馮三虎血腥殺戮和掠奪人口,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降低到00萬戶,1000萬人口左右。

    對於華夏來,征服這樣一個龐大人口的國家還是第一次,所得自然豐厚,但後續問題也必須加以重視。

    首先就是該如何處理多達近千萬的扶桑人。

    讓他們留在本地是不可能的,畢竟帝國還需要大量的奴隸人口填補邊荒地地區,全都遷走則有點脫離現實,畢竟人太多了,遠征軍十多萬兵也不可能始終蹲在東海東瀛兩省不走。

    因此華夏采取了一種分化管理的辦法:多大多數貴族,包括那個名義上的皇帝,絕大部分大名,家老,中上級武士,僧侶,以戰俘的名義強製為奴。

    這些人原本的生活還算富足,帝國征服扶桑摧毀了他們人上人的生活,因此跟華夏的矛盾不可調和,於是幹脆撕破臉皮全部貶為奴隸。

    還有一部分,比如德川家康這樣戰爭期間投靠華夏的大領主,內閣的意見是把他們限製在幾個固定的地區,以外蕃的形勢繼續存在。

    比如德川作為扶桑現存最大的大名,被允許保留三河一國三十五萬石的領地。

    帝國皇帝冊封其為三河伯爵,允許德川以三河伯國自稱。

    對於貴族之外的普通扶桑人和下級武士,則分成幾個部分處理:

    第一、戰爭中直接被俘的扶桑人,先後有多達三十多萬,加上他們的家屬(如果能找到的話)直接作為奴隸運回國內。

    第二、戰爭中破產者和無地流民(山賊、強盜、野武士之流),同樣直接賣做奴隸。

    第三、華夏政府過程中進行了堅決抵抗的地區,所有扶桑人都要賣做奴隸。

    第四、抵抗相對較為平和的地區,老百姓可以授予庶民權利,但帝國內閣要強製其中至少一半人遷徙。

    根據這個處理結果,一千萬扶桑人中有四百萬人被貶為奴隸,大約六百萬人算作庶民但其中三百萬人正等待遷徙。

    扶桑本土的扶桑人將在未來幾年迅速下降到三百萬左右,然後淪為華夏礦山、農場、服務公司的庶民勞工。

    為了兩省的穩定和統治需要,把扶桑人口強行壓低到三百萬,當然該需要有一些信得過的人口填補進來。

    內閣的設想是,調外蕃索倫一萬戶、外蕃高麗三萬戶、外蕃琉球一千戶,主動投靠的蒙兀人一千戶,以及外蕃西域拚湊一千戶,總計三萬三千戶填補東海、東瀛兩省。

    這些人會得到一塊土地,成為庶民自耕農——雖然納稅不享受優惠,但相比扶桑庶民來,至少人身自由可以得到部分保障。

    同時這些人也會成為當地駐軍的一部分,用以鎮壓扶桑人的抵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