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02章 南征2(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5106更新時間:2019-12-13 17:15:15

    實際上,馮三虎截殺越國使節的行為,從客觀上幫了李常傑一次。

    在馮三虎殺使節之前,這個去年入侵大周,造成無數殺孽的罪魁禍首,正因為邕州城下的巨大失敗而陷入地位動搖的危險境地。

    這裏需要提及一點:

    南方那些軍事實力還算可以的國家,包括大越、大理、東籲、暹羅等國,在軍事製度方麵都有一定趨同。

    以大越舉例,越國軍隊可大致分為常備軍、鄉兵和夷卒三種。

    其中,所謂夷卒就是被漢人稱呼為洞蠻的山野民族,這些人裝備低劣,但生性野蠻,不需要特意準備糧草軍餉,隻需要放任他們劫掠即可滿足他們的野心,可以是很不錯的炮灰。

    每逢戰爭,越國都要盡可能動員洞蠻兵參戰,比如去年侵周,李常傑就動員了十多萬洞蠻。

    其次是鄉兵。

    理論上所有越國男丁都是士兵,其中絕大多數人則是鄉兵,這個兵種是半農半兵的非脫產部隊,實際上與以前大周的廂軍非常類似。

    鄉兵裝備差勁,幾乎沒有軍事訓練,戰事不利就隻顧逃跑,要命的是他們通常還逃不了。

    而且,鄉兵動員起來後,他們的軍官會想盡一切辦法吃空餉、貪汙他們的軍糧軍餉,損公肥私。

    但作為農耕民族,鄉兵至少還算是吃苦耐勞,隻要給他們一點糧食,他們就能堅持很長時間。

    另外,鄉兵至少能夠壯壯部隊的聲勢,在戰局順利的時候,這些人也不是全無用處。

    最後的部隊,也是越國軍事核心的常備軍,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屬於皇帝的宿直;屬於各位太子的近衛(越國與華夏係統不一樣,所有皇子都可稱為太子,也都有一部分屬於自己的兵馬);以及屬於權臣的私兵親衛。

    的直白一點就是:皇帝,宗室和權臣的家丁。

    正因為所有政治勢力都擁有一部分最具戰鬥力的常備軍,因此即使是李常傑扶持太後和年幼的皇帝掌管朝政,但越國朝廷裏還有一股很強的反李常傑力量。

    這也是李常傑去年為何趁著大周窮途末路發動進攻的原因——主少國疑,李常傑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必須從國外獲得足夠震撼人心的軍功和財富,以安撫國內的反對派。

    一開始他確實做到了,不過邕州城下大敗虧輸後,他前期獲得的那點戰利品和聲望全都付之東流,連以前親附李常傑集團的某些官員,現在也都轉投了以先皇弟弟和其他兒子為首的太子集團。

    那些人甚至一度設想,把現在年幼的皇帝,太後和李常傑、宗檀等人一起綁了送到北方去,平息華夏人的怒火。

    可惜,他們的使者同樣被馮三虎殺光了。

    於是,原本地位搖搖欲墜的李常傑,最後還是站穩了腳跟,皇帝還下旨把他的太尉升成太傅,並且獎賞了他為數不少的金銀奴婢。

    李常傑曾經笑著對同案犯宗檀:“我們應該感謝那馮三虎,否則大越國就不戰而敗了。”

    但是宗檀冷冷的回答:“等真正贏了之後再去感謝他吧,馮三虎殺使節是因為他認為可以滅亡我大越,我們兩個的腦袋他是絕不會放過的!他想要一個完全的勝利!”

    “那又何懼!我大越人六百萬,丁百萬,他連十萬兵都沒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