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18章 大帝國3(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4852更新時間:2019-12-23 20:47:02

    數百萬支槍的龐大市場,即使對帝國的軍工企業來也得努力很長時間。

    根據內閣的統計報告,關於工部的軍工產業細則方麵的統計,帝國目前國有和半私有兵工廠日常產能是每個月9萬條槍,全麵填滿軍需市場需要大概需要兩年。

    然而,工廠不可能維持這種高速生產,因為一旦缺口被彌補,接下來的軍火市場就會迅速萎頓,到時候恐怕會在兵工廠引發一波失業潮。

    這是徐世楊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打算讓兵工廠低速生產,同時邊生產邊改進,最終在五年內填補民兵武器市場缺口。

    好在,工業口目前隻有軍火產業有市場飽和的擔憂,其他方麵:鹽業、紡織、食糖、鋼鐵、肥皂、火柴、搪瓷、香水、玻璃、染料、造紙等等等等盈利頗高的行業,目前都在以最大速度生產——因為這些東西中,有很多跟軍工產品一樣,是世界上隻有帝國可以製造的商品,但這些民用品可以行銷全世界,不像軍工產品那樣隻能向國內和屬國、蕃國出售。

    陸地上,即使帝國把江南帕爾斯人全數清除,而且屬國秦國正在跟帕爾斯打的不可開交,但在海上,帝國的商船隊仍然可以自由進出竺和帕爾斯的港口,卸下大量絲綢、棉布、香料、玻璃、瓷器、糖等商品,換回大量金、銀幣和滿船的銅條。

    帕爾斯人除了自己留用一部分之外,還可以把這些東方來的商品在運到更西方去銷售,以此謀取暴利——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何況現在帕爾斯人連戰連敗,若是沒有充足的金錢穩定國內,他們的日子恐怕會更不好過。

    龐大的利潤誘惑之下,新生的資本家和工廠主會為一切與之相關,能夠提高產量的新技術買單。

    比如食鹽行業,江南諸省正在迅速推廣曬鹽業,江南的氣候優勢和勞動力相對更加充足等條件,讓這裏的食鹽產量增長速度比北方快得多。

    目前帝國的食鹽產量已經是統一之前的三倍以上!

    除了高額利潤外,產量增長帶來了某些意料不到的好處——以往江南十分猖獗,甚至能跟官府對抗的私鹽集團,正在迅速消失。

    原因是,如今官鹽的供應量和質量都反超私鹽,相反價格卻降低很多,私鹽已經沒有什麽利潤可言了。

    正所謂“殺頭的買賣有人幹,賠本的生意無人做。”

    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再凶殘的鹽販子也不會冒那麽大風險去搞什麽私鹽。

    沒了私鹽,官鹽進一步統一市場,這又反過來給官鹽帶來更大利潤。

    對帝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正循環,不僅通過鹽業獲得龐大財政資金,還能解決社會頑疾,簡直一舉兩得。

    鹽業隻是個代表,帝國在工業方麵獲得的突破遠比這多得多。

    比如紡織業,新成立不久的帝國專利總局,目前持有來自全國各地數十份關於各種紡織機的專利申請——絲織機、毛紡機、麻紡機、綿紡機都有,防治效率普遍比以往的舊機器提高一半到三倍以上。

    現今這個時代,紡織品是不愁賣的,織出來肯定就有人買,有人買肯定就有利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