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1/2)

作者:碩鼠就是我字數:4888更新時間:2019-12-25 23:11:13

    對於一個普通平民來,準備全套武器並不是件輕鬆的事。

    鎧甲很便宜,帝國曾經大規模生產了很多胸甲,也曾經陸陸續續從周邊(統一時從臨安的武庫中一次性帶走萬套劄甲)繳獲過接近二十萬套各式鐵甲——大周貢獻了其中大部分,另外女真、蒙兀、吐蕃、黨項各自奉獻數萬套不等,最近這個運輸隊還加入了帕爾斯這個新成員。

    帝國並不禁止民間藏甲,如今這些鎧甲絕大多數已經流傳到民間或者屬國、蕃國,但武庫中仍有數萬套鐵甲在吃灰。

    再,用水利鍛床壓幾套胸甲也實在不費什麽事。

    因此,在帝國國內,一套鐵甲,根據性能和用料不同,大致價格在5兩到15兩上下——胸甲最便宜,鎖子甲次之,全套的劄甲是最昂貴的。

    相對盔甲,刀具更便宜。

    曾經在前周十分暢銷的扶桑刀,隨著扶桑的滅亡工匠外流而大量湧入華夏。

    現在,一把普通扶桑刀最低價值可以低到1兩的地步——除非你想私人定製一把“寶刀”,那個價格視個人要求而定,因為有些人會在刀鞘刀柄上鑲嵌寶石,或者用紅木刀鞘等彰顯個性的貴重物。

    不過刀本身的價格,再怎麽也不會超過兩。

    其它冷兵器中,弓箭現在已經很少有漢人用了,隻有少數對自己的射術特別有自信的高手會自行配備。

    帝國現在並不生產這種東西,以往的繳獲倒是不少,但儲存時間太長,狀態都不算好。

    想要用弓箭,需要專門找老師傅定製,或者從外蕃進口。

    其他非製式隨身武器則好不少,類似狼牙棒、飛斧、釘頭錘之類的件,以往的繳獲都用不完。

    裝備中最耗錢的,其實還是火槍。

    步槍中,最便宜的10毫米口徑鳥槍對平民售價十兩。

    15毫米的標準1型火繩槍二十兩而且隻出售給平民以上國人。

    同口徑的標準型燧發槍售價三十兩;用標準型改造的擊發線膛槍四十兩;1毫米口徑的標準型擊發槍五十兩。

    用標準型改造來的戴梓式後裝槍需要五兩的改裝費用,起來價格還可以接受,但這種槍需要專用的一體式子彈,彈藥價格又要高一節。

    鳥槍、標準1、型都是明火滑膛槍,彈藥就是一枚鉛球加火藥,價格較為便宜——隻涉及火藥的價格,彈丸甚至可以自造,鉛本身也是賤金屬。

    那些彈藥,從官方武器店購買,一百發才價值1兩。

    擊發線膛槍的子彈需要專門的模具,價格稍高一點,一百發的價格是1.兩。

    後裝槍的子彈因為有個底火,這個價格就直接飆升到一百發5兩的地步!

    問題是,在南洋那種潮濕度過高的地方作戰,火繩槍、燧發槍之類明火火槍的效能下降十分嚴重,而擊發槍、後裝槍之類閉氣性較好的火槍則不受太大影響。

    在楚軍出發之前,總參謀部給出指導意見,讓所有參戰的漢人誌願兵盡量選擇擊發槍。

    但是,如果一定要擊發槍,一個全套裝備的漢人士兵,最少的裝備費用也是46兩,這並不是一筆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