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零一章 大國手(2/4)

作者:七死八活字數:9706更新時間:2020-08-22 06:47:08

    嗯,其實在中國古代,圍棋的金主爸爸通常都有兩種,一直是兩淮鹽商那樣的,而另外一種,那就是當時的達官貴人,或者直接就是當時的權貴。

    然而在乾隆朝,由於他本人不愛棋甚至厭惡圍棋------他是最大的權貴,這條路早就斷了,等到他斬斷另外一條路,中古棋直接從那個時候開始起由盛轉衰。

    到這李襄屏想多句嘴了,他真不算是愛屋及烏,認為乾隆皇帝清理“兩淮鹽商弊案”影響到圍棋,就認為這件事情如何如何。

    事實上“兩淮鹽商弊案”本身,就是一件很惡心的大爛事。

    事實上辮子朝的所謂“鹽課”,施行的是一種包稅製度,嗯,類似於歐洲中世紀後期那種很原始的包稅製。

    那麽問題來了:所有的規則都是你製定的,然後你看到鹽商賺了一些錢之後,你看不下去?你心裏很不爽?你要出手整他們?

    後世的燈塔國,不就是這樣對付咱們國家嗎?

    乾隆皇帝對付當時兩淮鹽商套路,和燈塔國的做法如出一轍。

    兩者唯一的不同,其實就是找的理由不同而已,後世的燈塔國,找的是“自由世界”的理由,至於咱們那位十全老人呢,他當然不懂什麽自由世界,所以他基本都是找貪腐的理由,以懲治腐敗的名義去整那些鹽商。

    毫無疑問,雖然本質上都是薅羊毛,但乾隆皇帝的做法肯定就具有更強的迷惑性了,也更容易站在道德的製高點。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後世的那個燈塔國,貌似還比不上咱們的這位狗屁十全老人呀?

    導致中古棋由盛轉衰的第二個大事件,那就是後來的太平國運動。

    怎麽呢?如果乾隆發起的“兩淮鹽商弊案”,讓中古棋由盛轉衰,那麽更後來的太平國運動,對中古棋的打擊就是毀滅性的。

    畢竟對於圍棋來,金主爸爸雖然重要,但李襄屏個人認為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圍棋是一種文化,隻要它的文化底蘊還在,那麽一段時間少幾個金主爸爸,對圍棋造不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曾經的太平國運動,就對圍棋造成了這種毀滅性的打擊。

    李襄屏記得在前世的時候,他曾看過一位資深骨灰級棋友做過的一個統計,這個統計是這樣:圍棋在中國發展和傳承了幾千年,那麽到了現代,還保存下來的,和圍棋有關的古籍還有多少?

    出來可能很多人沒法相信,區區00多本而已。

    並且在這00多本圍棋古籍當中,還包括像“棋經十三篇”,“圍棋賦”這樣的純理論論述文章。

    也就即便把這些也加進去,也才有區區不到00本而已。

    很明顯,在真正的古代,和圍棋有關的書籍不可能隻有這麽少的,那其他書籍毀於什麽時候呢?基本就是毀於太平國時期。

    因為在當時,江南地區是圍棋重鎮,並且當地文風鼎盛,有非常多的私人圖書館-------而大部分圍棋古籍,其實都是收藏在私人圖書館,太平國運動毀掉這些圖書館,自然也就毀掉了哪些圍棋古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