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一章 吾不是王莽(1/2)

作者:滿格的信號字數:7172更新時間:2019-03-16 20:56:13

    楊浩不是個軍迷,對現代的軍製的劃分也是一知半解,關於政委的一切,之時從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中了解一些皮毛而已。

    楊浩知道前世的華夏的軍隊,軍事首長和政委的分工應該是很明確的。

    軍事首長負責日常的軍事訓練和戰時的戰場指揮,特別是出現緊急情況時,軍事首長有臨機的處置權。

    至於政委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和古代的監軍太監的權利沒有什麽區別,楊浩雖然沒有深入研究過,但也知道這其中的差別很大。

    首先,政委這個概念,一般是源自法國大革命,而毛熊是將這個官職發揚光大的勢力,之所以如此,那便是毛熊革命成功之後,麵臨著國內舊勢力的反撲和外部的幹涉。

    因此毛熊必須大量接收利用既有的舊軍隊,即便是組建自己的新軍,也同樣需要大量舊軍人作為骨幹。

    這些部隊或人士往往在舊的效忠對象垮台後,如同曆史上王朝末期的大部隊常出現的那樣,與其單純敵視革命敵視新政權新政府而危險,不如實際上軍隊上下極易迅速軍閥化匪徒化搖擺不定。

    如果這個時候接收這樣的部隊,或者以這樣的人士為基礎組建新軍,就必須需要新政權派出代表人士接收並監督。

    以便使其聽從新政權的號令。而革命者往往缺乏真正熟悉軍事工作的幹部,畢竟戰爭首先需要勝利。從這個意義上來政委的監督工作一開始更多的便是“管官不管民”。

    實際上隻有否決權、監督權,而沒有獨立的決策權,這一點的確也是古代監軍的特點,這也是誤認為政委和監軍相似性的由來。

    管官不管民,白了就是隻管官員本身,不管其具體工作,這種設定曆史上往往出現許多地位低微的官管大官的現象,最初的刺史、監察禦史,監軍。。。等等都有類似的特點。

    而政委的實際的作用,那就是盡快的使部隊從上到下完成從“舊”軍隊向“新”軍隊的轉變,也就是在軍隊中發展擁護新政權的力量,改變軍隊的成分,逐漸的使軍隊,使軍隊中從上到下變成自覺地新生政權的工具,白了就是不停的洗腦。

    而大齊部落論忠心,文官的忠心程度,是遠遠高於武將的,長安城一點點發展到如今的這眾規模,他們在其中傾注了不少的心血。

    再加上楊浩是他們的老師,在楊浩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這些人的思想和楊浩有高度的統一性,更對楊浩除了畏懼之外,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如果派這些人當監軍,楊浩雖不敢保證百分百的不出問題,但比起武將來,楊浩更信任他們。

    監軍製度勢在必行,楊浩不希望今後,隨著軍隊規模的繼續壯大,什麽鳥人都會出現。

    軍官是從底層爬上來的,而政委大多數都是自己的心腹,這就區別。

    朔相之變,讓楊浩反思了很多,這一次突然的變故,可以直接讓大齊軍事削弱了三成,已經讓大齊傷筋動骨了。

    不過好在最精銳的弓箭手,和騎兵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