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一章 全民大生產(1/2)

作者:滿格的信號字數:4934更新時間:2019-09-23 21:30:33

    無論是生產建設兵團,還是集體農莊,這種模式經過時間的檢驗,在生產力比較落後的時期,所發揮出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

    楊浩認為如今的齊國,借鑒這種方式並無不妥之處。

    而且齊國現在也有著這方麵的然優勢,那就是大量的新增領土與剛剛脫離原始社會的人口。

    而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屬於齊國的邊疆地區。

    在這些地方試行集體農莊製度,能夠起到穩定邊疆的作用。

    而齊國的第一個國營農莊則設立在南方的沿海的揚州。

    之所以選擇這裏因為這裏距離仍州與荊州接壤之地,若是出了什麽岔子,朝廷也能最快的的反應過來。

    而荊仍兩州的整體水平都出於齊國的上遊,也能對揚州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國營農莊不隻是但存的種地而已,養殖業也包括在其中。

    南方然的環境,是飼養家禽的然場所。

    楊浩準備對家禽進行大規模的養殖。

    隻不過雖是大規模,但是相比於後世,隻是作坊的級別。

    之所以不打算擴大規模,楊浩是擔心規模過大,萬一發生點什麽疫情,以如今齊國的防疫手段,根本一點抵抗能力都沒有。

    揚州國營農莊占地廣闊,將揚州靠近長江變得三個縣城全都囊括在其中。

    這些國營農莊的產出大部分都會是朝廷所有,而農莊上人,更像是為朝廷打工的工人。

    他們沒有土地,但是卻有著很客觀的俸祿。

    這種鐵飯碗一樣的工作,與後世那些國營企業別無二致。

    無論是哪個時空,哪種社會環境,能有一份鐵飯碗,無不是眾人羨慕的對象。

    而為了防止出現工人偷奸耍滑的情況發生,國營農場每一季都會製定相應的標準進行考核。

    凡事不合格的一律踢出國營農場。

    而這些沒有土地的人,一旦被淘汰掉,生活將會無比的艱難。

    這種危機意識,在洪武十四年五月份,揚州國營農場建成之後,自然而然的出現在三縣的百姓心中。

    楊浩有些期待,國營農場到底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驚喜。

    若是揚州的試點效果不錯,他打算從明年開始,把各州的農場都建立起來,這是在高產農作物到來之前,提升國力不得已的辦法。

    畢竟楊浩很清楚國營企業的弊端,短時間內這種模式會爆發出很強的生產力。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國營模式將會陷入僵化。

    這東西根本不是某個人能夠控製的了的,無論另一個時空的華夏或者北方的蘇俄都沒有很好的方法解決這種弊端。

    而楊浩雖然在這個時空成了帝王,但他根本不認為自己的能力能達到那些人精的高度。

    無奈歸無奈,但這一步他知道自己必須要走下去。

    經過洪武是十四年初的人口粗略統計,直到洪武十三年年底,不算江北四鎮,齊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三百萬人,而人口增長是呈現指數級上升的。

    從一百萬左右上升到三百萬隻用了數年的時間,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十年左右,齊國的人口將會超過千萬人的級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