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三章 為了生存(1/2)

作者:滿格的信號字數:4992更新時間:2019-09-23 21:30:35

    雖然東門俘的設計得到了楊浩的肯定,但是以齊國目前的財力與物力,短時間內不可能進行如此龐大的工程。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放棄了造橋計劃。

    楊浩命東門去往靈州,去實地考察最佳的造橋地點。

    而水泥作坊所出產的水泥,也被命令留出一般的產量,為將來的造橋進行積累。

    想要建造跨河大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水下的部分是最為困難技術難點之一。

    想要建造水下的的橋基,無外乎有兩種辦法。

    其中之一便是所謂的樁基法,這種方法大多數用在那些水下岩石層較多的橋梁工程中。

    大致過程就是把很多細樁像釘釘子一樣固定在岩石層上,隻裸露出那些樁台的部分,所以采用這種方式搭建的橋梁就像放在河床表麵一樣,看起來比較美觀大方,要知道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們這類型的橋梁。都需要建造在那些河床較為穩定的地方,畢竟這個地方如果出現了一係列的問題,那麽整個橋就會坍塌了。

    第二種則是沉井施工法,這種辦法首先需要先製作一個密封的空心橋墩模板,將它放在水中。

    然後再將他的水排放幹淨,這個時候水會不停地向外流出,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就需要一直不停的抽水,最後再進行行邊挖掘向下沉的工序,直到他下沉到比較合適的土層為止,幾乎將這些東西固定好就已經完成了。

    但是這種辦法極其耗費資源,對技術要求也是相當高,以目前齊國的技術水平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楊浩自然是比較傾向於第一種辦法,派東門前去實地考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勘探當地的水文情況。

    就仿佛領兵打仗一般,知己知彼才能打贏勝仗。

    而一月多月之後,招募水手的公文已經在齊國偏遠地區傳播開來。

    和楊浩預想的一樣,這些貧窮落後地區,報名參加遠洋探險的人比富裕穩定地區的人多了許多。

    一個人如果連生存都變得無比艱難的時候,至於什麽危險,根本就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這不得不一種貧者無奈。

    為了那回來後足以舒舒服服過完一生的報酬,許多人鋌而走險去麵對他們一輩子也沒有見過的大海。

    僅僅是一個月的時間內,齊國官方便招募到了一千五百名水手。

    隻是這些人並不會全都在這一次的探險中派出去。

    他們當中將會有一般人,被安排在當地建設補給站。

    楊浩對前往美洲的大陸的預期路線是從蓬萊港口出發,然後繞過朝鮮半島,經過後世的日本海北上,越過庫頁島,途徑堪察加半島,再沿著白令海峽的之間的那一片群島向著北美大陸進發。

    在這條航線之中,至少需要建立數個補給站。

    為了防止補給站被當地的野人摧毀,維護補給站的水手必須要有一定的戰鬥力才可以。

    楊浩不要求他們為自己開疆拓土,隻要求他們能夠維持補給站的穩定運轉,為探險隊提供續航的能力。

    至於今後這批人是否會在當地發展壯大起來,並不在楊浩的考慮範圍之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