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七章 前進吧!大齊!(1/2)

作者:滿格的信號字數:5244更新時間:2019-09-24 21:52:43

    馬拉火車雖然聽上去有些荒唐,但是這也是齊國無奈的辦法。

    而且這辦法在後世的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而這個先例,卻飽含了華夏民族曾經落後與恥辱。

    曾經的滿清朝廷,開采開平煤礦時,由於產量大,運輸成了難題。

    礦務局總辦唐廷樞想要修一條鐵路。此前,李鴻章向清廷奏請鋪設鐵路,與保守派已經爭論了十幾年之久。

    當時,皇室擔心鐵路鋪成,外國侵略運兵更易,造成統治危機。士大夫認為火車冒著黑煙,又噪音特別大,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

    貧民百姓則認為建設鐵路會破壞田地,影響風水。

    就在這幾乎全國都反對修鐵路的背景下,李鴻章以修快車馬路為名,瞞過海暗示唐廷樞修鐵路。

    但是鐵路修好了,清廷卻不允許使用火車頭,因為火車軌附近就是清政府位於遵化的清東陵,由於擔心影響皇陵從而影響龍脈,最後這條鐵路沒有運行,出現了近代史最為荒唐的鬧劇馬拉火車。

    馬拉火車在當時的環境下自然是愚昧無知的,但是齊國的馬拉火車卻不同,這是劃時代的壯舉。

    這條鐵路的出現,不僅能夠解決齊國目前運力低下的難題。

    而且也能為將來真正的火車積累經驗。

    鞭炮燃放完畢之後,楊浩便開始讓人將準備運往南方的貨物裝上車廂。

    隨著一聲清脆的鞭響之後,馬車緩緩的向前而行。

    看著用八匹馬就將如此沉重的貨物拉動,河岸兩旁頓時爆發出驚的歡呼聲。

    馬拉火車的出現,被後世的史學家們稱之為,人類曆史上的一次壯舉,是齊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標誌著,人類自從走出夢寐與無知後,第一次具備了改變自然的能力。

    洪武年間的科技大爆發之勝景,在後世很多年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即便是隨著科技越來越越發達,但這從原始走入工業這種跨越了幾個文明層次的進步,是難以複製的。

    一個月後,馬拉才真正的將其驚人的能力展現在世人麵前。

    隻要各個補給站的馬匹充足,這種運輸方式,便能夠晝夜不間斷的進行。

    一個月的時間內,便完成了南北貨物的流通。

    而鐵路沿線在楊浩的眼中都是重點要發展的城市。

    鐵路的出現必定會帶動周邊的經濟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現在隻有一條鐵路,而且還不是民用鐵路,楊浩相信,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等到鐵路應用到民用之時,齊國的經濟將發生翻覆地的變化。

    距離將不是困擾齊國的一大難題。

    河岸邊的軍營中,年輕的水手好奇的看著那個被稱為馬車站的地方忙忙碌碌的景象,這是他一訓練下來最喜歡做的事情。

    馬拉火車每七發出一趟,他幻想著有一自己也能夠體驗一下乘坐這種神奇的車輛是什麽感覺。

    隻是,他知道這個想法可能要等到很久以後才能實現了。

    如今已經是洪武十四年五月中旬了,如果不出意外,他將會在六月中旬的時候,跟隨這船隊前往未知的海域。

    大海是什麽樣子的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見過,在他想象中,大海是一個無比可怕的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