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七章 揚州公社?(1/2)

作者:滿格的信號字數:5064更新時間:2019-10-13 21:42:50

    洪武十五年的新年剛過不久,百姓們還沒有從新年喜悅的氣氛中恢複,齊國朝廷已經開始了新一年忙碌。

    自從鐵路正式運營之後,齊國南北之間的物資交流變得頻繁了許多。

    年前之時,來自國營農場的收獲被好幾輛長長的貨運軌道馬車運送到了長安。

    國營農場作為齊國重點經營的項目,建成兩年以來,已經表現出了驚人的生產能力。

    這種集體農莊的種植養殖模式,已經初步有了後世農場的雛形。

    相比於齊國目前的農經濟來,用最少的土地為朝廷增加了大量的物資儲備。

    除了留下一般的收入存入國庫之外,剩下的物資,經過朝廷商議,決定將這些物資投放到市場之中,以滿足齊國目前較為低迷的商業環境。

    而此時揚州,在國營農場的帶動之下。

    與其餘江北州府相比,其百姓的生活水平可以是最高的。

    由於靠近長安周邊重點州府的緣故,揚州能夠得道來自這些州府的大量援助。

    這給了揚州極佳的發展環境。

    而且朝廷已經決定在揚州之地選擇一個優良之地建造港口。

    可想而知,隻要港口將設完畢,那麽講給揚州帶來無窮的好處。

    因此揚州的百姓也是江北四鎮之中,對齊國的歸屬感也是最強的一個。

    若齊國那裏最接近g環境,非揚州莫屬。

    而這一切也是楊浩希望見到的,他要在自己在世之時,為這個世界留下一個種子,一個下大同的思想。

    雖然實現這個理想可能遙遙無期,但至少自己做了還有那一線希望。

    新年剛過,揚州府北城的農場已經從節日的氣氛中恢複過來。

    農場的勞工們迎著晨霧,開始了冬麥的種植。

    麥子作為齊國新的農作物之一,其產量目前遠不如粟米的產量要高。

    但是這種農作物在何時的環境之中,可以一年四季的種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齊國糧食短缺的為題。

    農田中勞工們麵朝黃土背朝勞作之時,位於揚州府城中的紡織女工們也開始了新一忙碌。

    而與長安城的紡織作坊不同,由於揚州氣候相對溫暖的緣故,這裏也成了齊國絲綢的重要生產基地。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古往今來,底層百姓也許都是最無奈的。

    雖然揚州府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對於紡織女工來,她們生產出來的漂亮絲綢,也許一輩子都穿不到自己身上。

    但是和詩中那個苦命的女人不同,這些女工得益於朝廷溫和政策,生活條件遠比那個苦命的女人好很多。

    作坊內,女工娓就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比較滿意。

    曾幾何時,她隻是塗山部落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性,自己的使命就是找個男人為部落生下一個孩子,然後將孩子養到一定的年紀,繼續重複這個過程,知道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為止。

    但是齊人的到來改變這一切,作為征服者,齊人並沒有太過於為難塗山。

    曾經她也曾擔心,自己的部落作為那個滅亡的夏朝親族,也許會被齊國大王虐待一番,而像自己這樣普普通通的女人,隻能淪為女奴的下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