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四章 第一生產力(1/2)

作者:滿格的信號字數:5060更新時間:2019-11-07 22:06:39

    火炮的初步成功,能夠為火槍的研製提供更多的思路。

    畢竟火炮在大規模的作戰中,尤其是射程和威力都有很大局限性的實心炮彈,隻能起到一定的遠程火力打擊任務,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單兵武器的性能。

    五十一區與工部在楊浩的命令之下,加緊研究火炮型化。

    而楊浩在其中也為這些人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他所能做的隻是如此,畢竟他並沒有真正的見過火繩槍長什麽樣,隻能通過記憶中有限的資料為這些工匠提供一個比較正確的方向,讓武器的研發少走一些彎路。

    研究武器對於工業的推動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鋼鐵的鍛造技術,在這期間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相比於鐵的產量,齊國的出產的銅並不多,為了節省成本,火槍的製作材料,隻能優先采用鋼鐵來鍛造。

    使用鋼鐵有利有弊,鋼鐵相對於銅而言,分量上無疑會輕上許多,但是在延展性上就不如同,這就要求工匠的鍛造技術十分的高超。

    槍管的製作不同於炮管,炮管隻需采用泥模具鑄造的方式就可以,剩下的就是將其打磨光滑確保跑堂之內沒有坑坑窪窪的地方。

    而槍管目前齊國工匠采用的是鍛打技術,就是用燒紅的厚鐵片在鐵棒上不停的錘打,但是以齊國鐵匠目前的技術,並不足以完成這種高難度的技術活。

    楊浩知道,後世的槍管都是采用鑽頭鑽出來的,在培養優秀的槍管鑄造工人的同時,他也讓工部研究這種鑽管技術。

    畢竟鑽管技術隻要一實現,就可以進行流水線作業的方式,這大大的減少了火槍製作的成本。

    若是采用鍛打技術,別裝備全軍,就是裝備一千人那所需要的軍費,將會是個文數字。

    以目前齊國朝廷的財力,還不足進行如此奢侈的事情。

    但是在流水線生產模式出現之前,最起碼要生產出一百支左右的火槍出來。

    這些火槍將作為訓練槍使用,為將來軍隊的換裝儲備一些優秀的教官出來。

    畢竟並非所有人都能無師自通,即便是火槍的使用方法再怎麽簡單,也得有人教才行。

    培養一批能投入實戰的火槍手,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而齊國軍隊在這一點上,相比於後世的封建軍隊而言,也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齊軍從建軍的那起,所采用的訓練方式,就極其的接近近代軍隊的訓練模式。

    隻要掌握的火槍的戰術,楊浩覺得,齊軍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火器時代,並不是一件難事。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裏,工部能否將火器製造的成本降低。

    否則這一切美好的設想隻能是空中樓閣罷了。

    楊浩用了幾的時間,和戶部的官員一起,統計了以下齊國的財政。

    統計的結果的還是令人欣慰的,雖然從洪武十三年時候開始,齊國就加大了基礎設施的見識,花費了不少的經費。

    但是這兩年朝廷的收入也是十分客觀的,並沒有出現財政赤字的情況。

    覺得財大氣粗的楊浩,大筆一揮,向各個科研機構撥了將近十萬貫的銅錢,督促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有所建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