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三章 大秦學宮(第二更求票票)(2/3)

作者:偶米粉字數:7108更新時間:2019-04-17 11:03:13

    王弟在文書裏麵有過斷言:學宮之事,國之根基也。

    此語自己初覺有些誇大,但後來細細一想,又聯係秦國百年霸業始終,又翻閱三代以來諸多典籍,霸業因何而興起?

    因為人才!

    人才從哪裏來?

    自然是有高人培養而來!

    孝公以來,《求賢令》下,山東列國的士子紛紛入秦,以至於百多年來,秦國的中樞重臣六層以上都是外來士子,看似無所憂。

    但倘若有一,秦國一下之後,六國士子不遠入秦,期時,秦國又該如何?是而,秦國須得有自己的教養體係,須得有自己的人才培養體係。

    真真正正的人才培養體係,而非稷下學宮、各國官學、太學那般的虛名之宮,以秦廷老邁、閑散文武重臣為源頭,他們一生文武,一身寶物,正該傳承後人,遺澤大秦。

    此事若成,隻消五年、十年,大秦當有自己的人才基地,當有自己的文武重臣基地,而且,君王隻需要牢牢把握此學宮,晉升之要握在手中,便可中央集權,避免數百年前晉國的悲劇。

    這一點,王弟是真真切切道自己心坎裏去了,對於大才,自己一直是苛求的,而且秦國本土無大才,多從山東六國招賢。

    但招賢而來的大才,一開始用的時候,往往驚疑居多,否則,曆代先王也不會對贏秦一族的族人這般厚待,隻消有些才能,便會賦予高位。

    非為輕視,而是國之根本,必須如此,外人終究比不得家族之人,外界諸人隻知曉自己信任王弟,但王弟有這個資格讓自己信任,讓自己重視。

    若然秦國也擁有自己一套完美的教養之地,一切種種,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那麽,使用起來,就方便太多了,也不會顧慮太多。

    更有一點,那邊是集權!

    尤其是對於軍伍的掌控集權,如今的大秦軍中,多以蒙氏一族、王氏一族為首,贏秦一族暫無那般的領軍大才,倘若有那般學宮,那麽,無論他們出身如何,都將隻屬於自己。

    “具體之細節,武真君在文書之中,未有多言,但想來你們也能夠窺得一隅,待武真君歸鹹陽,當再行細談。”

    “然則,此事若可,上將軍桓齮當歸,你等以為如何?”

    秦王政也不著急,自己第一次閱覽那卷文書的時候,曾花費不亞於半個時辰,如今二人不過閱覽一炷香多點,不算什麽。

    己身從條案後起身,自顧的在上首來回而動,掃視著下首二人陷入沉思,當即輕語而道,相較之大秦萬年基業,區區一個桓齮不算什麽。

    “武真君之提議,大益秦國,我等如何不知。”

    “然真若設立軍政文武學宮,怕是以桓齮上將軍敗軍辱國之名,還不能夠擔起大任!”

    數息之後,廷尉王綰與長史李斯再次相視一眼,文書之言,的確大開眼界,而且身為中樞重臣,更是清晰知曉設立學宮之後的好處,尤其是對於大王的好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