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五十九章 法學之堂(求票票)(2/3)

作者:偶米粉字數:7174更新時間:2019-05-15 11:46:12

    反觀山東六國,無不適一變兩變而中止!

    魏國,魏文侯一變之後變法中止而忙於爭霸,魏武侯、魏惠王為了爭霸,荒廢變法根基,使得魏國的實力為之快速消耗,以至於霸權不存。

    韓國,韓昭侯申不害一變,因魏國的插手,其後非但中止且複辟了舊製,但術治殘留卻根深蒂固,令如今的韓國大受其害。

    趙國,武靈王一變而止,雖有胡服騎射,但晚節不保,未能夠將變革推行下去。

    燕國,燕昭王樂毅一變而止,燕昭王死後,一切複歸燕國傳統的德政王道,法治不存。

    齊國,齊威王之時,有鄒忌、孫臏等人變革,可惜,一變而止。齊宣王時,有鬼穀弟子蘇秦相助,雖也變革,但兩變而止。

    楚國,吳起一變,楚威王變法中途人亡政息,可謂一變半而止。

    諸般種種,山東變法的共同缺陷是封地製不變,或不大變,所以始終不能凝聚國力。

    大爭之世,以六國之一盤散沙而抗秦國之泰山壓頂,焉得不滅哉!求變圖存,此戰國之大道也。六國不求變而一味圖存,焉得不滅哉!

    唯其如此,韓非對於六國是絕望的,對於韓國也是從一開始的失望,乃至於父王與太子昏招迭出的絕望,它們在大爭之世,沒有把握住,就已經注定了結局。

    商君為法聖,為自己敬仰之人,韓非欲要成為像其一樣的人,但遍觀諸夏各國,能夠實現自己法治大道的期望,隻有一個國家——秦國!

    然則,自己終究為王族公子,當初聖賢莊聽及師弟李斯抉擇,雖神情不顯,但內心依然欽羨,羨慕對方可以灑脫的選擇邦國,大展抱負。

    而自己能夠做的,也就隻有數年前托武真君將心血之作贈送給秦王了,韓非相信,隻有以秦國的實力、法製根基、一擊秦王嬴政的雄才,才可以將《韓非子》的理念大行諸夏。

    可惜,自己隻能夠做個旁觀者!

    甚至於,還隻能夠做一個反對者,站在自己深感失望的韓國社稷根基上對抗法行下之大道。身為王族子孫,自己不能脫離族群社稷的覆滅命運而一己獨存,那叫苟且,那叫偷生。

    不愛韓,何生韓非於韓也!

    數年之前,秦王嬴政親自前往新鄭見自己,所謀自己也清楚,乃是想要邀請自己前往秦國,施展法行下的大道,那是自己夢寐以求之事。

    然,自己還是決意留在新鄭,創立流沙,欲要隻手挽傾!

    雖失敗了,但自己並不後悔,為家國如此,心中安矣。今,韓國為秦國附屬藩臣,已經非自己能夠控製的了,也非自己能夠幹涉的了。

    “百多年前,魏國有西河學宮,為魏國培養出諸多文臣武將,其後諸國雖各有學宮,但不複西河學宮盛事,稷下學宮更不過是徒有虛名,以博得善養名士之名!”

    “今我學宮,當文武分立,仕者、農者、工者、商者將都會出現在這裏,諸子百家在未來也會在這裏,因為這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