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八章 貨幣(2/2)

作者:陽電字數:7082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33

    抓住比特幣的這種特性,很多反對者,列舉了無數理由,從比特幣與黃金的根本區別,到著名的鬱金香龐氏騙局,試圖證明,數字貨幣隻是一種網絡泡沫。

    在批判者眼中,任何用馬克兌換比特幣的人,都是投機者,接受比特幣的唯一理由就是盼望其升值,然後換回更多的馬克:據方然的觀察,網絡上的很多人,兌換比特幣的動機還真是這樣,那麽,按批判者的法,這種表征就和人類曆史上諸多龐氏騙局很相似。

    龐氏騙局中,價值寥寥的籌碼,被不斷轉手,炒高,最終無人接盤而崩潰。

    支持者眼中的比特幣,是貨幣之王,批判者眼中的比特幣,則是龐氏騙局,網絡上,兩者勢如水火,互相唾棄,進而都認為對方都是死不開竅的笨蛋。

    方然對此洞若觀火,在他眼中,辯論的雙方無一例外,都是蠢貨。

    那麽比特幣究竟是什麽,難道,必須是在未來貨幣、和龐氏騙局之間的二選一麽;

    作為這場網絡喧囂的局外人,起初,方然並不相信,這世上居然沒有一個人明白數字貨幣的本質;甚至於,他還曾檢討過自己的思考,畢竟聯邦也好,世界也罷,從不缺乏學曆耀眼的金融精英,這麽淺顯的事實,他不相信無數經濟領域的從業者,參與者,居然會沒有一個人看得透。

    比特幣,的確是貨幣;同時,也的確是一場龐氏騙局。

    貨幣就是龐氏騙局。

    貨幣,本質都是一場龐氏騙局,淺顯的事實,方然早看得明明白白。

    聯邦,蓋亞最大的經濟體,發行貨幣的政府——銀行聯合體,債務的數量始終在持續增長;這種增長,如今已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聯邦政府的財政結餘,甚至不足以按債務的票麵利率償付利息,結果就是,債務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償還本息,而且,沒有任何可行的手段能逆轉這一過程。

    即便如此,聯邦的幾大評級機構,仍然認為聯邦債券的風險“事實上為零”。

    看似荒謬的結論,其實,並非是風險評估師在瀆職,事實上聯邦民眾的普遍看法也是如此,在他們眼中,既然政府會一直存在,債務的累積也就沒什麽大不了。

    但卻沒有人想到,這持續攀升,數目越來越大的債務……

    還會有被償還的那一嗎。

    借新還舊,新的又變成舊,世界上流通的馬克越來越多,發行機構則借此而調動聯邦、乃至整個蓋亞的資源和人力。

    開出借據,換到實實在在的代價,任憑欠條泛濫,也沒有一個人會覺得奇怪。

    聯邦政府,在任何情況下都會還錢;

    這觀念,根深蒂固。

    哪怕它根本就還不了,不是主觀、而是客觀上的還不了,也還是根深蒂固。

    想法何其荒謬,每一都在使用馬克、為獲得馬克而付出代價、甚至將盡可能獲得馬克作為人生目標的聯邦民眾,又有幾個能意識到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