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章 遷徙(2/2)

作者:陽電字數:6600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36

    一方麵是大批民眾的失業,一方麵則是勞動力的缺乏,這,似乎就是悖論。

    然而換種法,工廠主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缺乏肯接受微薄薪水的勞動力”,這悖論就很容易化解:

    經濟泡沫導致的通貨膨脹,讓民眾的生活花銷水漲船高,薪資卻提升緩慢、而且崗位還難找,當然不會輕易接受一份甚至無法維持基本生活的工作,而寧可選擇吃救濟,或者,被迫流落至街頭。

    然而同樣的薪水,對來自不發達國家的大批遷徙者,卻是可以接受的。

    即便許多遷徙者進入聯邦後,不事生產,而是靠難民身份蹭吃蹭住,遊手好閑時還會踐踏一下聯邦法律、做些偷雞摸狗的勾當,但是對工廠主而言,哪怕十個難民裏有一個能充當廉價勞動力,也是穩賺,畢竟這些遷徙者的培養成本近乎為零,石頭裏不管能榨出多少油,都是無本萬利。

    至於,大量人口的持續湧入,無業遷徙者會怎樣影響社會治安,反正工廠主又不住貧民窟,隻要躲在院牆,電網和持槍保安之後,就一點也無關痛癢。

    甚至於這樣做的長期後果,原本岌岌可危的聯邦主流社會,會加速坍塌,甚至在幾代人後被遷徙者取而代之,“長遠看來,反正大家都會死”,資本為了逐利,可以出售絞死自己的繩索,現在賣一條絞死聯邦的繩索,根本算不了什麽。

    無原則的引進遷徙者,表麵看來,是一樁很合算的生意。

    生育率走低、人口增長趨緩的聯邦,通過大量引進遷徙者的方式,變相提升了人口年齡柱狀圖中15~45段的幅值,提升了人口中勞動力的占比,進一步的,考慮到遷徙者也會繁衍、會有後代,補齊所有數據後,就相當於人口年齡柱狀圖在0~45段的整體拓寬。

    這樣一來,聯邦人口結構中的老年人(需要供養的人口)占比,就相對下降,養老壓力隨之減輕,好處是確實的。

    但是長遠看來,這種做法,卻如飲鴆止渴,對聯邦的破壞是毀滅性的。

    大量遷徙者進入聯邦,繁衍的速度,大大超過聯邦民眾的平均水平,外來者的人口占比會持續提升,這樣下去,遷徙者根本無需動刀動槍,隻消經過幾代人,即可在聯邦大地上反客為主,直至躺贏種群之間的競爭。

    人口結構的變化,主流群體的更迭,意味著聯邦社會的翻地覆,長此以往,主流群體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價值觀乃至象征圖騰,都會淡出主流、繼而自動消亡,到那時,“聯邦”的概念,除與今的聯邦據有同一片土地,其他方任何方麵,都不會殘留今日聯邦的一絲一毫痕跡。

    就像曆史上的亡國滅種那樣;

    然而與曆史不同,這一次,甚至連戰爭都不需要進行,野蠻、落後的種群,通過寄生般的繁衍,就能讓一個更先進、更發達的文明,徹底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