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 平衡(2/2)

作者:陽電字數:6104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36

    那麽,隻要能攔截戰略導彈,就能有效防禦核武器的襲擊。

    西曆1469年,在方然所處的時代,這樣的攔截係統還不太成熟,聯邦軍火巨頭的方案仍然是用遠程警戒雷達和衛星跟蹤來襲目標,然後發射攔截彈,力圖讓攔截彈與來襲目標在外太空相撞,將其摧毀。

    這樣的一整套係統,可想而知,效率並不會高,每一枚來襲彈頭都需要好幾枚價格昂貴的攔截彈,還無法保證較高的成功率。

    目前的最新進展,是所謂“上升段反導”,通過各種手段嚐試在洲際導彈發射後不久、還處於點火上升階段時加以攔截,這時候,導彈還來不及釋放彈頭和誘餌,目標顯著,攔截起來的效率會比較高。

    憑借自然科學的基本素養,查閱資料後,方然大概明白了反導技術的現狀。

    而且他也發現,和明麵上的大張旗鼓搞攔截彈不同,包括聯邦在內的各大國,事實上都在進行一係列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的研發,某種程度上講,這些武器才是導彈攔截的未來,目前沸沸揚揚的高空攔截彈係統,反而隻是補充,或者,軍工體係向國會要錢,搜括納稅人的障眼法。

    外太空飛行的目標,不論洲際導彈、還是釋放出的彈頭和誘餌,在空無一物的深空背景下都十分明顯,容易被發現和跟蹤。

    另一方麵,近似真空的外太空環境,對高速粒子和電磁波的衰減、散射效應十分微弱,也更適合粒子束武器和光束武器的使用,正因如此,部署在太空的攔截裝置,相比蓋亞大地上的類似係統,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一旦要把係統部署到太空,和昂貴而沉重的攔截彈相比,能量武器的優勢更加明顯。

    如果要補充彈藥,使用攔截彈的太空攔截器,必須借助大地上的一整套後勤機構才能運作,差不多就是使用運載火箭或者航飛機,將攔截彈運往近地軌道後裝填,且不這樣的流程會如何複雜,即便太空中發射的攔截彈不需要克服重力,體積和重量會比較,對部署者來也是昂貴的負擔。

    但是能量武器,一方麵,發射所需的能量可以來自太陽,至不濟,需要從地麵獲得時,也可以利用衰減輕微的頻段,用電磁波束來完成能量的傳輸。

    物質離開蓋亞表麵,前往太空,需要實打實的能量來克服重力,能量離開蓋亞表麵,卻什麽都不需要。

    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即便一時半刻還無法精通軍事科技,方然也大概猜得到,羅伯特*布朗的判斷是基於什麽,恐怕,這位行蹤神秘的教授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意識到在導彈攔截係統成熟後,核武器的運載手段——戰略導彈將不再有效,而這會嚴重削弱有核國家的戰略威懾力,從根本上破壞當前的國際秩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