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七章 意願(2/2)

作者:陽電字數:7208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38

    這種遭遇,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感慨人心不古,甚至對社會的浮躁與短視頗有微詞。

    然而換一個角度,從人類文明的種間競爭考量,選擇支持應用研究、利用已有的基礎科學成果來獲得短期回報,卻又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即便在冷戰時代,聯邦與理想聯盟的宏大科技規劃,也僅僅是出於一種“萬世長存”的自信才維持著基礎科學研究,為莫須有的未來積累些力所能及的鋪墊工作。

    相比之下,真正不計代價的科研重點,不論核計劃,計算機技術,還是登衛星,完全建立在應用的導向上。

    能用得上的短期成果,隻爭朝夕,才是雙方的主要訴求。

    這種訴求,與科學研究的規律背道而馳,顯然是由於種間競爭的壓力而不得不為之。

    聯邦、理想聯盟也好,蓋亞的其他國家也罷,如果將其想象成一個個原始的人類種群,為抵禦威脅,進而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幸存,必然會將絕大部分資源分配給看得見,摸得著,容易轉化出實打實成果的科學研究,如此才能盡快拿到成果,改進武器裝備,繼而,在人類的競爭形式——戰爭中獲得勝利。

    在這種競爭態勢下,前瞻性的研究,即便不是毫無用處的屠龍之技,至少也是絕對領先的一方才能享有的奢侈。

    當所有族群都在使用冷兵器時,火槍的研究,隻是絕對領先者的專利。

    但倘若沒有絕對領先者呢,競爭,蓋亞的自然選擇,開局沒有任何公平或規則,現實中往往並沒有什麽絕對的領先者,於是所有種群都隻能專注於冷兵器,改進材料,琢磨設計,為的就是一夜間拿出稍微更加趁手的刀劍,才好自保,才好殺敵。

    這種環境下,任何腦洞大開、甚或眼光長遠的種群,倘若投入相當比例的資源用於研發火槍,會怎樣呢。

    且不在無法未卜先知的前提下,這樣高風險的決策,是否理智;

    即便提前知道火槍將一統未來的蓋亞,這看似高瞻遠矚的決策,往往也不過是在自尋死路。

    火槍,但凡發展成熟,後就能橫掃一切對手,這固然是事實。

    然而考慮到研發需要的時間,這樣決策的種群,在明的戰鬥中就將一敗塗地,亡群滅種,這才是人類曆史上最經常發生的事。

    在種間競爭的沉重壓力下,基礎科學研究,隻是絕對領先者的專利,然而這樣的領先者,並不常有,人類的科技發展因此而磕磕絆絆,時有反複,也不知因此而耽誤了多少歲月。

    倘若一切都盡在掌握,能讓所有人同心協力,自然科學的發展,又何止今這樣的程度呢。

    然而從博弈的角度,“攜手前進”,卻又隻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