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八章 城市(2/2)

作者:陽電字數:6808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40

    避難所建造期間,按常理推斷,持有者必定到現場去幾趟。

    畢竟“眼見為實”,即便是為了嚴格保密,末日避難所這種應急手段,如果隻是從網絡視頻裏看一眼究竟,是沒辦法做到心中有底的。

    但教授的行蹤很連貫,那麽,一種可能是布朗在故意造假,偽造了自己的行程。

    原則上,這種事完全有可能,但考慮到羅伯特*布朗的I應用水平,方然就搖搖頭,他不認為一位熱衷末日生存的生物學教授,會通曉黑客技術;退一步講,即便有如此高的計算機水平,要同時篡改聯邦電信、ANEA保險公司、連鎖酒店甚至聯邦交通管理部門的數據庫,難度和風險也太高。

    何況從心理博弈的角度,篡改行程,本身就有可能暴露意圖,甚至泄露避難所的位置。

    那麽就是另一種可能……

    電腦前,方然伸了個懶腰,心下已有了判斷。

    這位布朗教授的末日避難所,並不是在荒山野嶺、戈壁沙漠之類人跡罕至之處,而是,很可能就在他頻繁造訪的幾個城市裏。

    位置隱秘的避難所,地點選在城市,乍聽起來似乎是很荒謬。

    但,如果認真思考一下避難所的建築結構,特點,和浩劫的爆發形式,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城市區域建造避難所,就有若幹荒郊野外所不具備的優勢。

    甚至,如果自己的揣測沒錯,權貴們的私人避難所,恐怕大部分都分布在聯邦、或者其他國家裏,在一座座繁華喧囂城市的地下。

    城區裏的避難所,首先,建造難度比野外低得多。

    這不僅是施工的便利程度,即便要保密,隻要守口如瓶、不讓施工方知道項目的底細就可以,城區裏各類建築工程司空見慣,幾乎沒人會在意。

    其次,建造完成的避難所,要在和平年代維持運轉、補充和替換物資,也要比往往不通水電的野外要方便,譬如食品,藥材,燃料和武器彈藥,在城區裏運輸和存儲,都很尋常,不容易引人注意。

    最後,考慮一旦危機爆發、浩劫降臨,極度依賴現代物流網絡的城市會首先崩潰。

    密集的高層建築和匱乏的生存資源,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城市很快就會成為接近於無人區的所在,繼而變成廢墟,即便有心人要想搜括資源,在一大堆鋼筋水泥中尋找避難所的蹤跡,也簡直是大海撈針。

    隱藏在大片廢棄城區中、深埋地下的末日避難所,生存率並不比荒野的同類工程低。

    正相反,按計算機模擬的結果,大城市核心區的避難所反而最可靠——在運氣不是太差,沒有被戰時火力直接命中的前提下。

    雖然建立在城區的避難所,也麵臨一個問題:

    浩劫降臨時,要如何才能夠抵達。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