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一章 追蹤(2/2)

作者:陽電字數:7086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41

    當時,憑十四歲的I領域功底,很難保證調查過程的安全,他謹慎的選擇了觀望。

    但是在進入伯克利大學後,兩年來,自己的網絡、計算機水平又有了一定的進步,在互聯網上愈加遊刃有餘,“匿名者”的身份謎團就引發了方然的好奇。

    他的確很想看一看,這位分明與自己有同樣誌向、卻貿然選擇留下聯係方式的家夥,到底是什麽情況。

    不僅如此,讓方然采取行動的直接原因,則是他在侵入聯邦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的過程中,陸續又有兩次,發現“匿名者”留下的同樣訊息。

    這“匿名者”,如此大張旗鼓的留下訪問痕跡,就不擔心被追蹤嗎。

    或許是,或許另有隱情,總之,這家夥的思維模式肯定和自己不太一樣,至少,作為誌在永生的追尋者,居然對自身的安全漠視到這種程度,方然的確有些驚訝。

    於是,在周密準備後,他入侵了聯邦電信的核心網,在交換中心的歸屬位置寄存陣列裏查找到了“匿名者”所留存電話號碼的地址訊息。

    地址,想一想也知道肯定是假的。

    但相關的登陸、通訊記錄,還是會留下蛛絲馬跡。

    憑借現有的黑客技術水平,入侵聯邦電信,方然的動作還是有一些危險,他匆匆檢查過訪問記錄,拷貝關鍵訊息,就準備撤出核心網,想了想,又冒著被發現的風險逗留片刻,截取了該接口的曆史訪問記錄。

    尋找“匿名者”,原本是一項非常隱秘的動作,方然曾這樣想。

    不過,在其後的網絡刺探中,兩三次見到同樣的一串號碼,基於追尋永生者的同理心,方然很清楚,其他“同類”見到了這串號碼,思考後,也斷然不會冒冒失失的去撥打,反而是像自己現在這樣追尋蹤跡,嚐試揪出“匿名者”的真正身份,才最有可能。

    那麽可想而知,眾人的追蹤思路會趨於一致,聯邦電信的服務器被入侵,這種事,並不很常見,從接口訪問記錄裏,不定就能捕捉到其他“同類”留下的痕跡。

    當然,風險也隨之而來:

    既然他能想到這一步,其他的“同類”,早晚也會采取同樣的步驟。

    思維一旦進行到這裏,方然就有些後悔,雖然近兩年來,自己的網絡入侵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截,但要評估期安全性,會不會被其他深謀遠慮的“同類”抓到線索,這種事就難的很。

    於是他很快切斷了連接,消除痕跡,一邊暗自打定了主意,不管通過這次窺探,有沒有得到線索,都不能再進行第二次。

    下載的服務器數據,經過分析,方然發現該留言電話的申請地址在賓夕法尼亞。

    具體的地址,無關緊要,方然並不認為一個誌在永生的家夥,會蠢到用自己的真實地址申請留言服務。

    他更感興趣的,是“匿名者”的留言內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