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柀栒? 劣勢(2/2)

作者:陽電字數:6594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43

    這種替代,一開始,人工智能必定以輔助者的身份出現。

    好比盤旋在聯邦空的預警機,這樣的空中探測、指揮平台,一般會配備若幹名空勤人員,根據雷達顯示屏的訊息來分析空情,為一線作戰平台提供空情保障和戰術規劃,有時候還會直接插手、引導戰鬥機飛行員接敵,或者執行一些需要複雜指令的任務,同時,這些空勤人員還負責承接上級的命令。

    這樣的一套作戰指揮體係,在人工智能介入後,首先,不過是對空情訊息進行匯總。

    類似的功能,早在二三十年前的E係列預警機上,就已經有初步的實現,但是後來,隨著計算機、人工智能的飛速演進,AI能夠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多,聯邦軍工的最新進展,AI已經可以為預警機上的指揮人員提供完善的戰術方案,在計算機提供的策略麵前,人所要做的,隻不過是憑經驗、或者直覺,進行決策。

    這種決策,且不論所謂“經驗”、“直覺”是否比AI的計算更靠譜,單論“決策”的概念,也不再是殫精竭慮的找對策;

    而是從AI給出的幾個作戰方案裏,選擇一個看上去最佳的,僅此而已。

    戰術層麵的空中對抗,場麵火爆,規則和變量卻相對比較簡單,容易被AI所掌控。

    按照目前的趨勢,可想而知,從聯邦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層一級級向下,人工智能的參與度,將越來越高,強大計算分析能力加持的計算機,人工智能基礎上的決策力之提升,早晚會勝過人的思維,全麵接管戰爭的各個層麵。

    再考慮計算機的信息獲取,網絡接入,生遠勝過人類,又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從遍布世界的互聯網絡,覆蓋戰場的信息體係中獲取訊息,對計算機而言,並不需要人類才使用的顯示、播放設備,而是高速率的直連,這種優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隻會越來越大。

    即便人類動用一些非常規的技術手段,譬如芯片植入、人機融合,受限於碳基平台的基礎條件,也沒可能與AI正麵抗衡。

    對暴力體係的趨勢把握,AI的滲透,就是這樣自底向上、和自上而下的同時進行。

    未來的某一,或遲或早,這兩方麵們的滲透將在戰爭機器的某一層麵相遇,繼而融合為一體;

    到那時,人在戰爭中的作用,將微不足道。

    戰爭仍然會存在,但自始至終,或許,人需要麵對的問題就隻剩下了這一個:

    麵對人工智能整合、分析、規劃出的龐大方案,權衡利弊,決定這場戰爭究竟要不要打。

    如果要打,又要執行哪一個具體的方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