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一八章 懷疑(2/2)

作者:陽電字數:6968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46

    那麽是準備用AI,掩藏自己的調查風格、降低風險嗎,或許是,但以自己的網絡技術,方然尚有信心自保,這並非啟用AI的最主要原因。

    他的真正意圖,是想另辟蹊徑。

    自從發現“匿名者”的留言,長期的調查過程中,越是深入,方然就越感疑惑。

    匿名者此人,且不論他到處留言的動機、也不考慮他現在的情形,但,即便此人心細如發、隱姓埋名,甚或早就被幹掉,如此長時間的秘密調查,始終沒有發現關於“匿名者”的一點蛛絲馬跡,這本身就很不尋常。

    互聯網,籠罩蓋亞的龐大虛擬世界,要完全抹除一個用戶的痕跡,並非易事。

    雖然並非不可能,倘若以國家意誌、調動龐大資源去做,當然不成問題,但方然思來想去,並不認為“匿名者”的背後會有政府機構之類靠山,畢竟追尋永生這種事,完全排他,一個人悄悄謀劃才有成功的可能,但倘若隻以一人之力,要想完全徹底的清除活動痕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期初疑竇叢生,漸漸地,方然才洞悉了其中的關鍵。

    “匿名者”的活動痕跡,或許,並非一個人就能幹掉利索的完全清除掉,但現在,自己長時間的調查沒有任何收獲,也並不奇怪。

    因為在網絡上,調查匿名者訊息的家夥,遠不止自己一個;

    而且,從起碼的概率上講,自己更加不可能是最先發現有用訊息的那一個。

    追尋永生,以無限長的生命為終極目標,以當今世界的七十多億人口為基數,持有這執念的人,並不會少。

    把想法轉變為行動,也有能力行動的,也不會少到寥寥幾個的程度。

    這些同類裏,必然會有比自己更早覺醒、更早一步踏上追尋永生之路的人,那麽,會出現比自己更早發現“匿名者”的留言,更早展開調查,更早發現匿名者行蹤訊息的同類,也是很自然的事。

    不同於“匿名者”到處留存的訊息,他的蹤跡,可不會被廣泛備份;

    一旦被調查者發現,可想而知,調查者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發現的訊息完全抹除,避免其他同類發現、利用這些訊息,進而威脅到身為調查者的自身安全。

    正如同調查同一樁案子的偵探,不論是出於競爭、還是自保的考慮,都會在發現線索後將其記錄、然後抹除掉。

    這樣的做法,以尋常人的思維考量,未免太草木皆兵。

    但身為其中之一,方然很清楚,執念於永生的人會謹慎到什麽程度:

    假使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事關“匿名者”蹤跡的線索,他自己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抱著同樣的動機,采取近似的技術手段去調查,就意味著自己很可能始終慢別人一步,這才是自己始終毫無所獲的根本原因。

    既然如此,要想取得些進展,就要窮則思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