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九章 留言(2/2)

作者:陽電字數:7826更新時間:2019-02-07 23:54:27

    的更直白一點,‘人’的永生,絕不僅僅是身體的不朽,而是思維意義上的‘永遠活著’;

    後者的實現難度,毫不誇張的講,遠超前者,事實上,直到明確了自己的必死之宿命,對後一種狀態如何實現,我本人仍未找到任何確切可行的策略。

    ……”

    “匿名者”的想法,居然與自己近來所得大致仿佛,這讓方然十分驚訝。

    進而,他一下子想到,自己最近糾結的永生困局,恐怕會是任何執念於永生不死的同類,遲早都會陷進去的必經之劫。

    人的永生,絕不僅僅是身體的不朽;

    他默默牢記了這句話。

    “……

    直到目前,確切的講,直到西曆147年7月19日,已有很充分的證據,證明對人而言,漫長演化塑造的這具血肉之軀,終將會有被改造,被完善,進而實現永存不朽的那一;

    對這一劃時代的科學成就,即便我已悲哀的意識到,這與自己無關,卻仍然很欣慰。

    但是要實現永生,人的永生,僅有不朽的身體還遠遠不夠。

    站在具有自我意識的‘人’之立場上,蓋亞的萬千生命,即便永生,也無非是身體的永存不滅;

    一棵樹,一匹馬,隻要有這樣的特性,就可以認為,它們已實現了永生,這法並沒有任何邏輯上、或實踐上的錯誤。

    但是對人而言,隻要想一想醫院裏蘇醒無望的植物人,就可以明確斷言,身體的永存不滅,僅僅隻是意識持續存在的一種手段;雖然以今的科技水平,維持身體的不朽,仍然是維持意識長存的唯一手段,但展望未來,倘若科學技術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完全可以想象其他更可靠、更方便的手段會出現。

    ‘永生不死,是意識的永存’,各位或許就是這樣想的。

    而我的想法又如何?

    意識的永存,並不是一個人‘活著’的充分條件,而僅僅是必要條件;

    要想真正意義上的永生,活著,並不是一個人持續的存活下去就能辦得到,此外還需要外界,需要環境。

    白了,脫離周遭環境,脫離整個人類世界的永生,沒有意義。

    人,人類,人類文明;

    不知各位追尋著永生的同類們,在艱難跋涉時,是否有閑暇稍稍思考一下,這些概念彼此之間的聯係究竟如何。

    對我個人而言,永生的念頭,並無法確切指出是在生命中的哪一,哪一秒時產生,但總歸來講,是早已有之的最終目標;正在閱讀的各位同類,想必也是如此,但我們又是否想過,所謂‘永生’,究竟是什麽給了人以信心,認為這種此前從未在蓋亞表麵發生過的事,能夠被今的‘人類’所實現?

    用不著我在這裏複述,各位早就清楚,不要四十億年來的無數生命,即便人類誕生以來的上千億過客,其中,也並沒有任何一個能超越死亡。

    但為什麽,我們仍如此執著於永生,而幾乎不考慮‘也許這根本無法實現’的風險?

    這種神秘的自信,是來源於什麽呢。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