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四一章 活著(1/2)

作者:陽電字數:7262更新時間:2019-02-07 23:54:27

    活的死人。

    法,透著一絲驚悚,透過字裏行間,方然能感受到此人在寫下這段文字時,內心湧動的緊張與焦灼。

    即便行文稍欠條理,他還是能讀懂“匿名者”的核心思想:

    一個人,哪怕擁有無限長的生命,也無法脫離人類世界、脫離蓋亞生物圈而獨存。

    素昧平生,對“匿名者”的真實身份一無所知,追尋永生就是自己與此人唯一的交集,兩個人的想法卻如此相似,事實上,正是“匿名者”的留言,出了之前始終在方然腦海中盤旋不去的隱憂,繼而讓他頓悟,當思考永生的代價時,究竟是什麽剝奪了自己那本就寥寥無幾的安全感。

    永生,不僅是身體的不朽,也不僅是意識的永存,而是要在無限長的時間裏……

    一直活著。

    活著,雖然是蓋亞無數生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體驗,對人而言,可不是每早晨醒來,眼睛一睜那樣簡單。

    對於“什麽是活著”,不同的人,想必會有不同的見解,文學家筆下的洋洋灑灑,哲學家口中的舌燦蓮花,對方然這樣篤信科學、執著於永生的人來講,並無一絲一毫的用處;而“匿名者”的留言,則引發了他的更深層思考,指引著他一步步接近問題的核心地帶,逐漸看清了永生不滅的致命矛盾。

    歸根結底,問題在於人的意識,無一例外都是環境的產物。

    意識,從無到有的時間,並沒有哪一個人能得清楚,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從何時開端,至多隻能從統計意義上來判斷,人的自我意識大致誕生於兩到三歲之間,在那之前,雖然具有人的身體、也具有人的某些行為特征,但自我意識卻暫時缺位,人的一切記憶,都無法追溯到更年幼的歲月。

    自我意識的從無到有,表麵上,是生命科學的研究範疇。

    但方然看待這一問題時,卻沒有拘泥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界限,站在客觀立場上,他明確的認識到,意識的從無到有並非唯一的關鍵節點:接下來,按人的成長規律,意識本身也會被外界環境所影響、所塑造,直到近二十歲時才基本定型,些許的可塑性,更一直持續到生命的終結。

    “意識本身就是環境的產物”,這樣講,並沒有原則性的錯誤。

    在塑造意識這一過程中,雖然意識的棲息地是身體,DNA之類遺傳密碼所起的作用,卻隻不過是構建意識誕生、成熟的物質基礎。

    如果隻憑身體、斷絕環境的作用,意識甚至都無法真正出現,“狼孩”的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外界環境所塑造出的意識,從頭到腳,可以每一條神經回路都流淌著人類文明的血液,每一次神經衝動都烙著人類文明的印記;

    這樣的意識活動本身,又如何能在斷絕了一切外界聯係之後,仍能安然無恙呢。

    自我,與除自我之外的一切,關係究竟是怎樣的,按理,方然這樣追尋永生、隱姓埋名的的人,是不會有什麽特別的體驗,更談不上什麽深刻的感觸。

    所以,對“匿名者”的最後一段話,他起初並無多少共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