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六九章 變遷(2/2)

作者:陽電字數:6790更新時間:2019-02-19 23:49:25

    但是對人類的祖先——古猿而言,自身的孱弱體質,又迫使他們抱團取暖,直到演變出今高度複雜的人類社會。

    沉浸在同類構成的社會中,人的思想,早已習慣於這樣的生活狀態,叛逆的因子卻未消亡。

    結果就是,在物質資料與生產技術近乎極大發達的今,憑借人類文明積累起來的,龐大而高效的生活維持體係,絕大多數人已不再需要頻繁與外界互動、與同類們打交道,也照樣能維持舒適、至少是湊合的生活。

    生活帶來的壓力一旦緩解,公眾很快會發現,以外向、熱情為標簽的聯邦人,

    他們中的大多數,其實也隻不過是在隨波逐流。

    不同於所謂“黃金時代”成長起來、逐漸老去的那一代人,誕生在理想聯盟轟然崩塌、資本仿佛大獲全勝時代的聯邦年輕一代,他們所看到的,所見聞的,在每一沉浸其中的社會現實,都充滿了變化,迷惘,緊張與彷徨。

    他們眼中的資本,曾為了對抗理想聯盟而虛情假意,對內披上溫情脈脈的麵紗,現在卻一下子粗暴扯掉,向曾經拉攏的底層民眾張開血盆大口;經濟表麵繁榮,基尼係數卻也隨之一飛衝,馬克越賺越多,債務卻膨脹的更迅速,個中原因,即使還看不透,每一個人也會樸素的感受到,人心不古,意識到這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冷酷。

    不同於四肢發達的上一代人,新生代的頭腦,足夠冷靜。

    他們知道,交際,人脈,不過是資源的變現手段,

    他們也漸漸明白,外界,未必值得去接觸,人際交往,也不是什麽頭等大事。

    在聯邦社會中生活,冷眼旁觀,用不著親自體會,方然也能清晰的觀察到一樁樁世態炎涼。

    最近若幹年來,隨著聯邦社會形態的變遷,元旦的節日氣息,越來越淡,媒體熒屏上歌舞喧,大多數普通民眾卻意興闌珊‘曾經隆重的元旦,現在也不過是一連幾的假期,普通人,一邊窩在家裏吃喝玩樂,一邊圍觀那些仍抱著陳舊思維的遺老遺少,傻嗬嗬慶祝著他們臆想中的元旦,僅此而已。

    元旦,冰雪地的跨年節日,原本就是沿襲自聯邦農業時代的習俗。

    在漫長的農業時代,生產力極不發達,一旦寒冬降臨,農作物的生長趨於停滯,人類活動也受到極大的限製,在相對最閑、最無事可做的冬季安排跨年節日,順便召喚一下在古人眼中未必注定會來的春,就順理成章,而寒冷季節需要提前儲存食物、也有條件長期保存食物,讓元旦平添了諸多規矩,和熱鬧的忙碌。

    然而時過境遷,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元旦,就越來越成為一個莫名其妙的存在。

    既然是莫名其妙,客觀上並沒有任何堅持下去的動機和必要,當經濟寒冬降臨時,人們最先放棄的,正是諸如“元旦”這般、意義已不複存在的勞碌。

    一方麵是科學技術的極大發展,一方麵是參與個體的身心俱疲,元旦的淡化,也就是必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