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一七章 變遷(2/2)

作者:陽電字數:6934更新時間:2019-03-17 21:43:44

    對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方然已想的很透徹,今,在前往公司的一路上,所見所聞,則讓他真切的看到了經濟危機的巨大破壞力,和麵對這種暴力時,聯邦民眾是怎樣的手無寸鐵,毫無抵擋之力。

    曾幾何時,當聯邦經濟形勢(表麵上)一片大好時,這些人的生活,可不是這樣的。

    而是借時代浪潮的推動,釋放貪婪,憑借辛苦勞動、或狡詐欺騙所得的馬克,背負巨大的債務,恨不能將身上每一個芬尼都換成資產,坐擁標價高高在上的股票,債券,不動產乃至期權,一邊拚命賺錢償還債務,一邊夢想著資產價格能翻番再翻番,才好走向人生巔峰,實現財務自由。

    任憑夢想怎樣美好,危機降臨,卻讓這一切都化為泡影。

    但經濟危機,即便再怎樣如颶風般狂暴,又是怎樣摧毀城市、讓昔日的鬧市區成為一片片貧民窟的呢。

    城市,仿佛人的軀體,並非建設起來就能一勞永逸,而需要持續的營養來供應。

    在經濟發展向好時,居住在大城市核心區域的群體,是相對安逸的,即便其中一部分人的自身能力有限,並不足以在經濟中分得一杯羹,也可以憑借城市的基礎設施、公眾服務,甚至僅憑不動產的租金而過上體麵的生活。

    總體而言,經濟上升期的城市人之優裕生活,大部分原因,並非來自於這一群體的自身努力、自身勞動,而不過是借大勢而揩油。

    當然,正所謂“當局者迷”,身在其中的絕大部分市民,並看不透這點。

    然而一旦經濟危機降臨,資產價格暴跌、勞動收入銳減,聯邦城市的畫皮就會很快被戳穿,進而現出原形。

    當以不動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暴跌時,表麵上,對其持有者而言,並非致命的打擊。

    即便這些資產、尤其是房產的持有者,往往身負巨額債務,甚至出現首付三十萬、借貸一百萬馬克購房,房產現價卻還不到一百萬的倒掛現象。

    但這種打擊,無非也隻是巨額浮虧的心理折磨,隻要心態豁達一點(談何容易),倒也並非迫在眉睫的威脅。

    然而什麽是經濟危機呢;

    倘若任憑風吹雨打,工作,職位,乃至薪酬,依然不動如山,那還叫什麽經濟危機。

    西曆1470年,上一次經濟危機爆發所產生的連鎖反應,才是與I技術滲透一道的、最終改變聯邦社會麵貌的根本動因。

    當資產價格暴跌時,一般而言,民眾的收入也會銳減。

    然而頭寸吃緊,卻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債主會心生憐憫,格外開恩。

    一邊是收入跌跌不休,一邊是債務紋絲不動,硬撐下去,現金流隻會越來越緊張,甚至掉進借新還舊的無底深淵,深陷困境的聯邦民眾,在這時,別無其他任何選擇,而隻有勒緊褲帶,將自身與家庭成員的消費壓縮到最低限度。

    而消費的嚴重萎靡,則進一步摧毀了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民眾的就業、收入,愈發陷入困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