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二七章 價格(2/2)

作者:陽電字數:6780更新時間:2019-03-20 23:48:50

    歸根結底,人,從呱呱墜地到走上戰場,過程太漫長,代價也太高昂。

    雇傭一名人類士兵,站在軍方的立場權衡利弊,所考慮的,無非隻是每年幾萬馬克的薪資,外加飲食、住宿與穿著各方麵的支出,林林總總的加起來,一年的花銷至多不過十幾萬馬克,考慮到職業風險,這價碼並不算高。

    相比之下,一台綜合能力與人類士兵相仿的多足戰鬥機器人,每年的維護、檢修與保養支出,同樣超過十萬馬克。

    雇傭的價碼類似,機器,有沒有人的性命之憂,軍方卻認定機器士兵的費效比太低,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在使用機器士兵時,與人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不一樣,軍費開支必須承擔機器士兵的采購費用。

    一台戰鬥機器人,視配置不同,采購單價在幾十萬至兩百幾十萬馬克之間。

    價格這樣高的戰鬥機器,設計壽命約八到十年,事實上,正如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一樣,眼下采購的機器士兵,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就會過時、貶值,在聯邦軍方的測算係統裏,每台機器士兵的綜合年度費用都在五十萬馬克上下。

    雇傭人類士兵,每年不過支出十幾萬馬克,相比之下,機器士兵似乎就很不劃算。

    但是這一切測算,在方然眼中,卻是極其片麵而狹隘。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成為合格的士兵,這一過程所耗費的代價,事實上已遠超目前機器士兵的製造成本。

    之所以這昂貴的成本,並未計入聯邦軍方的花銷統計,隻因成為士兵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們活著的意義絕不僅是當兵打仗,而是借此行為,獲得足夠的物質資源和馬克,進而去過自己想要的日子,僅此而已。

    白了,這世界上並沒有哪一個人,生來就是為了當兵。

    正因如此,一個受雇成為士兵的人,從到大的各種開銷,撫養的投入與辛勞,才不需要聯邦政府和軍方全額買單,隻因為他的成長,經曆,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為了自己,而不(僅僅)是為了服務於聯邦武裝力量。

    正是這樣的區別,讓人類士兵的名義價格,大大低於當前的機器士兵。

    機器士兵,不管這機器的能力如何,打從一開始的目標就十分明確——為聯邦武裝力量而服務,那麽在製定采購價格時,與這台戰鬥機器相關的所有開銷,從研發工程師子女的義務教育,到開掘製造機器人之原材料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原則上,都需要這機器的使用者——聯邦軍隊來買單。

    從這種角度考慮,戰鬥機器人的幾十萬、一百幾十萬馬克單價,也就並不算高。

    更何況這還隻是研發、測試的初期階段,隨著IB和其他公司的競爭,研發的逐漸成熟,機器士兵的產量將會越來越大,價格則會與其他流水線產品一樣,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與技術規範的成熟,而變得越來越低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