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八六章 文學(2/2)

作者:陽電字數:6820更新時間:2019-04-21 22:28:41

    那麽Eily遲早失業的概率,也接近百分之百,隻不過那想必會是十年、二十年後的事,方然並不怎麽在乎。

    因為對Eily而言,從事I的初級工作,總比另一條更淒慘的出路要好。

    在“自產機”大行其道、“全產機”隱現真容的時代,大多數人失去工作,極少數頂層醉生夢死,信息技術領域的從業者則成為“幸福的奴隸”,這是一種相當怪異、卻又是自然而然的情形。

    但是不是,除頂層和I勞動者外,其他人就一點機會都沒有呢。

    不,隻不過那些就業機會,一點也不美妙。

    任何時代,文明發展的任何階段,隻要蓋亞表麵還有“人”這一物種,這物種的某些需求,就是非同類而無法提供、無法滿足的。

    信息時代的頂層,聯邦的有產者、工場主們,就是這樣的一種情形,即便在自己掌控的物質資料生產領域,越來越倚仗“自產機”之類無人化、智能化的體係,但生而為人,有自己的思維和欲-求,隻能提供物質產品的“自產機”,並不能包辦一切。

    直到西曆148年的今,在聯邦,或者世界其他地方,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就業崗位,還沒有被“自產機”所取代。

    甚至到了“全產機”投入實用的那一,也仍會存在,這些服務性崗位的性質各異,條件和待遇也千差萬別,共性則在於,其從業者提供的並非物質資料,或者實打實的硬***,而是某種精神層麵的填補與滿足。

    服務型崗位,並不是什麽新事物,尋常人也能列舉出一長串,從演員、演奏家、脫口秀表演者,到理發師、修腳工、美容塑身師,再到寫作者、藝術創作者、禮儀人員,直到憑身段與美貌的某些不宜言,所有這些崗位,即便I技術再發達,“全產機”功能再強大,也沒有被完全取代的可能。

    即便其中某些崗位,看似可以由機器人代替,人的需求,卻既簡單、又複雜,並非隻是將核心功能替代就萬事大吉。

    譬如寫作者,用文字表達思想的職業,為人類世界提供從不朽作品到簡短笑談的工作者,時至今日,聯邦的I巨頭們早已推出新一代文學人工智能、AAI,通過深度學習和模糊匹配技術,在大型機上運轉,就能產出動輒百萬字、千萬字的長篇。

    不僅如此,這些快餐文學的內容,其光怪陸離、跌宕起伏,甚至比人類寫作者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更出色,更能吸引純粹為打發時間的讀者。

    AAI提供的作品,成本低廉,規模和水平卻逐漸超越了人類寫作者,從遠古時代的神話故事,到未來幻想的星辰大海,隻要是人類曆史上曾有過的靈感、題材,AI一概能雜糅到作品之中,給出大量內容類似、情節編排與細節卻各有差異的作品。

    經過人類測試者的試閱,這些作品,就能推向市場,獲得大量讀者與利潤。

    待到後來,大致從西曆1480年代起,AI甚至接過了“試閱篩選”這一環節,能夠完全自主的按指令大量出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