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四六章 囚困(2/2)

作者:陽電字數:6962更新時間:2019-05-20 22:05:30

    這種事之所以發生,根本動機,在於衝突中的一方、或者雙方都認為,采取競爭、而非合作的行為,能夠讓自己從中獲益。

    至於對手的損益,在囚徒困境的環境中,則是完全不需要加以考慮的無關之事。

    與之相比,合作,則是基於這樣的情形:

    雙方協同行動所獲得的收益,超過其各自為戰時的收益總和。

    進而,倘若有一種相對公平的分配策略,又能被貫徹執行,就可以讓合作的參與者,都能獲得比單打獨鬥時更高的收益。

    合作所得的收益,超出單打獨鬥、更超過彼此競爭,這是這一現象能夠被觀察到的根本原因。

    即便如此,在囚徒困境這樣的場合中,情況卻有所不同,博弈雙方在明知合作的總收益更高的前提下,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仍會一次次陷入困境,用搶先認罪的方式坑害自己和(罪有應得的)的同黨。

    囚徒困境為何會出現,博弈論的解釋,十分簡單,方然一眼就能看明白。

    從單個囚徒的視角去觀察,不論對方怎麽選,自己選擇“認罪”的收益,始終都大於選擇“不認罪”的收益,那麽任何一個理性(多麽諷刺)的嫌犯,在這種情況下,都會選擇認罪,進而和同伴一起被坑掉。

    囚徒困境的結局,與許多人以為的原因——人性,毫無關係,而完全是利弊權衡所致。

    這一切,方然很多年前就了然於胸,現在他更關注的,則是需要一種什麽樣的前提,才能避免博弈者陷入囚徒困境。

    如何避免囚徒困境,辦法,其實是有的,而且一點也不難理解。

    隻要在博弈條件之外,對參與博弈的雙方,貫注額外的利弊、損益,嫌犯在對自身利益的權衡之下,就可以自然而然的避免陷入困境。

    譬如,兩名嫌犯在一起行動之前,就歃血為盟,約定如果被捕、就要概不認罪,誰當了二五仔就一定會被對方和所有同道K全家,如此沉重壓力之下,可想而知,嫌犯就不會再考慮什麽收益矩陣,隻會一口咬定自己沒犯案。

    通過外部力量,幹預博弈的收益矩陣值,是破解囚徒困境的有效策略。

    事實上,稍加思考就會明白,這也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博弈,本質上是一個(假想中之)理性人的利弊權衡過程,其必然的假定,是博弈者對自身利益有客觀、全麵的把握,在這種前提下,除修改損益值之外,沒有任何辦法能改變博弈各方的選擇,也沒辦法改變博弈的結局。

    當今時代的囚徒困境,亂局中,I係統管理員之間的利益製衡,也必然遵循這一規律。

    一旦思辨到這裏,結論,就已經浮出水麵:

    隻有從外界幹預,才有望破解的囚徒困局,一旦演繹到根本沒有什麽“外界”的蓋亞表麵、蔓延到整個人類文明,這困境,便注定不會有任何手段去規避、消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