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六六章 區別(2/2)

作者:陽電字數:7024更新時間:2019-05-28 23:52:23

    能源,人類世界運轉的一大基礎條件,在當今世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過去十五年間,聯邦的年度能源消耗量增長了近六成,換算值從三十五億噸標準煤,一路飆升到五十五億噸標準煤的曆史新高,全世界的能源消耗趨勢也大致仿佛,而考慮到這十餘年裏,世界發生了翻地覆的變化,數字的變化就更加驚人。

    在信息技術大潮中,全世界幾十億人口從衣食無憂變為極度貧困,能源消耗量急劇下降。

    聯邦的5,500,000,000噸標準煤之能耗,絕大部分都發生在生產體係,極少數頂層與I從業者的優裕生活,消耗占比則微不足道,從這一角度考慮,疊加單位產值能耗的降低,方然粗略預測1488年的聯邦,工業實質性產出量甚至會是1470年代的三倍。

    這多達三倍的工業產出,大部分,都是I領域的智能化裝備。

    龐大的產出,似乎不能是一件壞事,但隨著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遍地開花,與“全產機”之類龐大體係的陸續建成、運轉,分布在智能終端到超級計算機裏的無數自動化係統,其總的能耗水平也水漲船高。

    和平年代,全社會能耗飆升,至多是一個增加裝機容量、掠奪海外資源的問題。

    戰時,則是嚴峻的能源供應之危局。

    大洋彼岸的西大陸列強,十二億人口,加上龐大的現代化產業體係,能耗早在若幹年前就超越了聯邦,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本土能源的供給卻有限,這也是其走上束棒斧道路、進而發動蓋亞大戰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言兩語,和蘭伯特先生交換意見,兩人都認為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或遲或早,會受限於人類能夠獲得的能源總量。

    繼而,其能夠達到的智能化水平,也會因此而受限。

    所以暫時不用擔心,計算機會徹底勝過了人,將後者取代、甚至一筆勾銷是嗎。

    “以目前的基礎科學、應用技術水平推測,人類掌握的能源,短時間內不會有飛躍性的提升,不僅可控核聚變遙遙無期,就連相對容易利用的太陽能、地熱能,要大規模應用,現在也還不太現實。

    能源供應,對計算機係統而言,是一個中長期的花板;

    不過著眼於當下,我個人更多考慮的,還是‘電子計算機’這一體係本身的上限。

    既然是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托馬斯,關於AIAS和類似的人工智能,你應該了解的比較多吧。”

    “之前有過關注,不過,自從來到……NEP_871後,就荒廢了。”

    AIAS,是IB公司早年間研發的自動化軟件開發係統,時至今日,不消,這一體係必定又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眼前事務繁忙,方然並沒空多加關注,以他的判斷,這類通用型軟件開發係統,對篡奪係統控製權的幫助並不大。

    不過讓萊斯利*蘭伯特一提醒,簡短明後,他也的確認識到了問題所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