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七?栒? 脫殼(2/2)

作者:陽電字數:7126更新時間:2019-06-01 23:14:13

    新時代的戰爭,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人類今尚沒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能極大改變海洋,大陸,山脈與河流的麵貌,不論何時,不論參戰各方的性質如何,席卷蓋亞的戰爭一旦開始,其進程都會與曆史有幾分神似。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戰場上,表現為武器裝備和戰術戰法的迅速演進。

    但在戰略層麵,今的人類武裝力量,不論是由扛槍的士兵、還是由冷酷的機器所組成,仍然會嚴重受限於戰區的地理條件。

    科技的進步,武器裝備的更新迭代,至多隻能緩解這一局限性,而絕無法根除。

    爆發在大洋上的海空戰鬥,不消,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參與戰爭的聯邦與列強幾乎都精銳盡出,寥寥可數的戰場指揮官、I工程師,統帥的艦隊規模何其龐大,一場戰鬥結束後,雙方損失的無人化作戰平台,數量也達到驚人的程度。

    一艘滿載排水量100,000噸的航空母艦,在幾十年前,搭載的作戰飛機至多不過百架。

    時至今日,綜合成本、機動性、建造速度與作戰效能,航空母艦的滿載排水量並無多大變化,但100,000噸航母的無人艦載機數量,卻可以輕鬆突破兩百大關。

    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回收,乃至整個作戰過程,與傳統的有人駕駛戰機大不一樣。

    在機庫收納、檢修與作戰準備時,自動化程度也極高。

    以無人艦載機的尺寸、構造,聯邦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的機庫,已改為兩到三層,外觀更有了一大近似“複古”的巨變,傳統的直通式甲板得以恢複,艦載機的起飛,則由位於艦首、艦尾負一層甲板的電磁彈射器來完成。

    艦首,艦尾雙向的電磁彈射,航母的艦載機釋放能力十分驚人,可達每分鍾十二架。

    不僅如此,在如此高強度的釋放過程中,飛行(降落)甲板的艦載機回收工作,還可以不受影響的持續進行。

    在艦載機仍然由人駕馭的時代,這樣的做法,是根本不可能行得通。

    但是對縱覽全局的AI,調度空中與艦上的幾十架、上百架無人艦載機,有條不紊的完成戰機回收、油料加注、彈藥掛載與工況檢查的諸多任務,卻是當今時代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技術所擅長的。

    自從星港戰役後,幾個月裏,聯邦一直在和西大陸列強打海戰,利用處於優勢地位的艦載機作戰力量,給列強海、空軍以沉重打擊。

    但是在列強海軍的導彈、魚雷攻勢麵前,聯邦軍方也有幾次慘重的損失。

    以方然的分析,大戰中,實力占優的聯邦Sevenh與hird艦隊,有能力將戰線維持在西太平洋,在雙方失去理智、動用核彈前,堂鎮的安全還有保障。

    但是在最近,中大陸上的尤洛浦與羅斯之間,卻藉由邊界國的衝突而局勢緊張,雙方選邊站隊的態度十分明顯。

    一旦雙方開戰(這幾乎是必然的),聯邦與列強的戰爭,就會正式演變為真正的蓋亞大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