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八九章 池魚(2/2)

作者:陽電字數:7690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25

    這些警訊,自然引發了業界熱議,甚至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係列經久不衰的討論。

    但這一切警示與熱議,在方然看來,卻太膚淺,並未觸及問題的實質。

    圍繞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識”,危機感,是很容易產生,而正如他此前的一段思考那樣,真正的威脅並不是所謂“自我意識”,而是當計算機算力、能力強大到一定程度,承擔的任務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需要創造性的時候,就必然會出現。

    隻要追尋能力越來越強大的計算機係統,這一威脅,遲早都會在蓋亞降臨。

    而與人類是否警惕,是否開發“有自我意識的AI”毫無關係。

    這一認識,是如此的深刻,在西曆1489年的這一個早晨,方然頓悟到了關鍵。

    要防備計算機、AI,僅僅是拒絕研發“計算機的自我意識”還不夠,或者,這做法並未抓住問題的關鍵。

    避免危機的關鍵,在於“適度”,在於永遠不要企圖用計算機去取代人的一切。

    一旦邁過紅線,嚐試讓計算機完全替代人,替代人去從事創造性的科學研究,事態就將失去控製,這絕不隻是而已,而是在計算機能力突破閾值、徹底失控後,必然會發生的空前絕後之浩劫。

    誠如自己之前所想到的,那種危機中,計算機的角色並非屠夫,或者惡魔。

    而是創造性思維的無限延拓,遲早會讓“計算機 AI”的存在,變成某種人類根本無法掌控、甚至無法理解的東西,繼而在其(或許並非惡意)的行為中深受其害。

    就像孵化的寄生蜂幼蟲,吞噬寄主,其無非是按基因編碼行動,卻會導致寄主的滅頂之災。

    景象令人不寒而栗,匆匆吃過早飯,在房間裏踱步休息,方然強迫自己不要再思考這一問題,而將其推延到遙遠的未來。

    否則,稍加思考,他就難免會頭痛萬分。

    辦法似乎是有的:

    要避免計算機失控、成為新的神祇,就不要開展“計算機科研”的研究。

    可這樣一來,對“那個人”而言,情形就會變得極其惡劣,需要單槍匹馬、充其量以計算機為工具,獨力麵對客觀世界,去嚐試推動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

    一個人研究科學,推動進步,這樣做的難度會有多高呢,簡直就是不切實際。

    但由於計算機失控的風險,這,卻是“那個人”唯一可行的策略。

    科學技術的發展,因人類消亡而無以為繼,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但,問題還不止於此。

    倘若不進行“計算機從事創造性科學研究”的探索,毋庸諱言,也就斷絕了“用計算機模擬人類意識”的可能。

    無法在科研領域替代人的AI,是不可能與人腦相提並論,進而,也就無法研發出這樣的計算機係統,其能夠承載人的意識。

    換言之,一旦顧慮失控風險、拒絕讓計算機成神,也就斷絕了“計算機中永生”的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