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九?栒? 勝負(2/2)

作者:陽電字數:7014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25

    規模龐大的聯邦戰爭機器,在大戰爆發後,屢次激戰而遭遇沉重損失,但在大後方源源不斷的平台與物資補給下,總編製仍膨脹到兩千萬之眾。

    自然,這裏的兩千萬編製,活人所占的比重還不到千分之一,9996%都是機器。

    從無人戰鬥機到武裝機器人,憑借過去若幹年來的積累,完成度接近75%的APS體係逐漸發揮出強大實力,從資源采掘到戰場指揮的若幹環節都從中受益,短短兩、三年時間裏,按Neesis估算,聯邦武裝力量的戰力就提升了三倍多。

    進一步估算,如果將戰略核武器排除在外,聯邦與西大陸列強的戰力之比已達7:1。

    實力對比之懸殊,用不著AI,但凡對現代戰爭形勢有所認識的人,也能看得出聯邦一方已穩操勝券。

    戰爭之勝負,在今這一個時代,已幾乎無關於人口,道義,勇氣與正義。

    而是彼此死鬥的雙方,誰的生產體係更堅韌、更龐大,誰手中的科技更高一籌,誰牢牢把持的資源更豐厚。

    科技與資源,兩者疊加在一起,就能產生出源源不斷的生產資料與動力能源,繼而,獲得強大的算力,最終將所有這一切整合成戰爭機器,組織起一支悍不畏死、不辭辛勞、絕對忠誠而永遠警惕的機器大軍。

    在這樣一個時代,戰爭的結局,早在爆發前就已注定。

    正是對這一點了如指掌,聯邦與尤洛浦,才會放任西大陸與中大陸的對手,一步步走向必然對外擴張的束棒斧主義。

    時至今日,戰爭進行兩年有餘,在聯邦與尤洛浦的兩麵夾擊、圍堵之下,列強與沙羅一方的戰略態勢在持續惡化,直觀的表現,是戰場失利,根本原因則是在聯邦的海上包圍、封鎖之下,難以獲得足夠多的戰略資源。

    西大陸與中大陸,一眼望去,機器廣袤而資源豐富,列強與沙羅似不應感到資源匱乏。

    但是與海空力量獨步下、事實上掌控蓋亞四海的聯邦相比,列強、沙羅的困局,一方麵在於無法從海外獲得自身緊缺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麵則背負廣闊大陸上的幾十億人口,哪怕消耗巨大,也始終無法實現兵力上的均勢。

    西大陸列強,與中大陸的沙羅,開戰後一直在四麵擴張,盡可能用廣大占領區來彌補海上交通斷絕的劣勢。

    隨著這一過程的進行,自然而然的,其所背負的人口拖累也越來越重。

    自身的龐大人口,再加被占領諸國的大量難民,倘若隻從戰爭勝負的角度考量,滅絕是一種最簡單的策略。

    但一方麵列強生產體係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低,仍需要相當數量的勞動者,另一方麵從長遠考慮,徹底消滅平民階層會讓人口更替無以為繼,這些都是掣肘。

    故,至少在徹底失敗前,列強並無法像在星港戰役中那樣,直接將平民抹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