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九一章 零點(2/2)

作者:陽電字數:7110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26

    在那個時代的人眼裏,一旦爆發核戰,就意味著人類文明的毀滅。

    今時不同往日,在聯邦與列強眼裏,核戰爭非但不會毀滅世界,反而是一個戰爭中的可選項。

    核彈的打擊目標,也從原先的側重戰略威懾、以大城市為目標,轉而變為摧毀對方的戰爭潛力,這一策略上的改變意味著核武器的存在價值由“威懾”轉向“實戰”,也給方然的計劃帶來諸多變數。

    核彈臨空時,NEP_871會成為打擊目標,這一點無需懷疑。

    憑借聯邦的導彈防禦係統,對抗來襲核彈頭,對東北太平洋大區的一座鎮而言,被很多枚核彈集火的概率並不大,ASA給出的數字也很低,大概隻有~5%。

    這樣低的概率,看起來,待在一百五十米地下的男人無需為性命而擔憂。

    不過,在核戰爭中幸存,隻是參與競爭的一個必要條件。

    倘若堂鎮遭遇重創,從核心計算機到供能係統都無法運作,僅以身免的管理員就隻能坐以待斃,這和死掉也沒什麽兩樣。

    所以一定要確保NEP_871的安全,不能被核彈一波帶走,是這樣嗎。

    倘若劇變中的博弈,如此簡單直白,那倒好了。

    暗無日的地下世界裏,作息,全靠鍾表,每雷打不動在控製室裏待很久,方然的時間感漸漸消散,對眼前的計算機係統,則越來越專注。

    這種專注,透過簡陋而低效的人機界麵,他在嚐試理解計算機、AI的邏輯。

    眼前的計算機係統,作為一個人,能觀察到的東西都呈現在界麵之上,相比正運行在硬件體係裏的程序,時刻流動的信號,簡直就是滄海一粟,這讓他產生了一些隔膜之感,哪怕多年來始終在耕耘I,現在,也無法徹底洞察AI的一舉一動。

    不然為什麽要自行開發、組織AI呢,非但如此,便無法確信AI正在為自己效勞。

    今的計算機,人工智能,原則上仍未脫離“代碼——機器碼——運行時”的架構,即便其中有一些AIAS之類係統自動生成的機器碼,不再需要人機溝通的“代碼”,但AIAS歸根結底也是人所創造,按理,在人類麵前的AI應該沒有秘密,其每一條指令都來自於人的意誌。

    但理論上的透明,和實踐中的了如指掌,根本就不一樣。

    正如麵對大洋,理論上,陽光能照射到幾千米海水之下的洋底,但也隻是理論上,實踐中,則下潛到幾十米深度,四周就變作一片漆黑。

    計算機的行為,就是如此,一旦體係規模龐大到某種程度,就沒辦法明察秋毫。

    相應的,作為“看門狗”等係統的管理員,過去幾年裏一直在努力梳理、篩查代碼,方然所做的大量枯燥工作,就是要確保這一係統的行為,沒有意外,沒有異常,而始終可靠的聽命於托馬斯*安生。

    或者,聽命於他持有的秘鑰。

    相信其他的I管理員,也在做一樣的事,劇變到來時,爭鬥之激烈便可以想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