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柫?? 互毆(2/2)

作者:陽電字數:6990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30

    聯邦軍隊的駐紮分布,出於地緣因素,大戰時期,本土單位的規模、質量並不會太高。

    不過在8月19日、核戰爆發的那一刻後,篡奪Neesis並將其撕裂為幾塊的管理員們,也順便奪取了很多聯邦海外駐軍的指揮權,進而,不出意料的完全無視“蓋亞大戰”,而將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調回本土。

    身為超級大國的聯邦,發達的產業體係,科技體係,一切都在北大陸的廣袤大地上。

    隻有奪取這一切,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進而成為“那個人”的強有力爭奪者,這是管理員們心照不宣的共識。

    至於蓋亞大戰,互擲核彈的聯邦、尤洛浦、列強與沙羅,在野心家紛紛起事、爭奪一切的總體態勢下,必將迅速瓦解,繼而成為曆史名詞,當戰爭主體都不複存在,蓋亞大戰,必然將隨之而偃旗息鼓。

    第三次蓋亞大戰,一場持續三年的高技術全麵衝突,結局是如此的突兀。

    時代在變,一切終將隨之而變,如前兩次蓋亞大戰那樣的,戰勝國掐著戰敗國脖子製定規則,讓世界多少享有幾十年、或者十幾年和平時光的結局,已成泡影,取而代之的則是火線一片偃旗息鼓。

    前線不見戰火,武裝力量統統忙於“內戰”。

    昨還塗著一樣徽標的武裝機器人,今就可能各為其主,繼而大打出手。

    1489年8月19日,曆史為何終將銘記這一,從而降的核火,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國家”這一被人類文明沿襲數千年之久的概念,假管理員、野心家之手而就此消亡。

    身在堂鎮,繼而,借助AI規劃的路徑移動,方然對這一曆史性的時刻感覺很淡。

    生而為人,身為聯邦的一員,不論“方然”、還是“托馬斯*安生”,事實上都已很久沒有與這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打交道。

    不論在夏洛特研發中心,還是在堂鎮,抑或以托馬斯的身份生活在費城,乃至追溯到伯克利大學裏的方然,多少年的人生中,聯邦,早已淡出一般人的視線,Sars_and_Srips仍然飄在旗杆上和屏幕裏,卻越來越沒有人在意。

    想一想在意又有何用,不論在伯克利、還是堂鎮,聯邦,根本與普通人的命運無關,更無法決定一個人每日是吃大餐,還是麵目可憎的食用肥皂。

    形式上維持偌大一個國家,甚至是超級大國,遮羞布下的身軀卻早被有產者侵蝕殆盡,虛假的外殼在8月19日轟然崩塌,墜落成一片磚石瓦礫,繼而化為塵土,被地覆翻的變革之颶風刮得無影無蹤。

    聯邦不複存在,其他列強的命運也一樣,國家,至少在形式上已不複存在。

    然而卡奧*海因裏希的論斷,並未過時,在人類社會仍存在不同階層、不同命運的時候,“Nain”這一階層統治的工具,還不會迎來徹底的消亡。

    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係列新的割據地,是管理員充任領袖,國王,蘇丹,人皇,

    乃至自封為神祗的“一人之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