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三三章 材料(2/2)

作者:陽電字數:6908更新時間:2019-07-06 16:34:36

    故,對病原體樣本這類資源,方然和治下的研究機構並無迫切需求。

    至於另一方麵的需求,涉及到人自身的一係列研究,情況則複雜得多,並非一套簡單的誌願者招募體係所能滿足。

    聚焦到方然的關注點,“延長壽命”,就更是一個很敏感的方向。

    人類的壽限,迄今為止的研究大抵指向一百二十歲,即便現實中幾乎沒有人能抵達這理論上的極限,但科學研究的結論就是如此。

    永生,永不下車,是一個無止境的目標,看似與壽限毫無關聯。

    但,與好高騖遠般的追尋永生相比,眼前更迫切的,是怎樣確保自己一直存活下去,隻有這樣才可能挨到新技術出現的那一,通過更徹底的人機融合、意識上傳等玄而又玄的方式,延續自己的生命。

    身體,意識的棲居地,在出現劃時代的一係列技術之前,自己必須得將其精心維護。

    西曆1491年末,即將步入三十九歲人生之旅途,時間流逝,恍若耳邊響起的“哐當——”聲,加劇了方然的緊迫感,讓他進一步關注起生命科學領域。

    研討會上,照例借助名為“阿達民”的仿真人在一旁聆聽,也曾修讀過生命科學類專業的男人多少有了些把握,從與會者的陳述和討論中,大概梳理出一條以“延長壽命”為中期目標的科研鏈條。

    為今之計,要讓自己活得更久,態勢已經多少和舊時代不一樣,策略也要隨之調整。

    在多少年前的聯邦,不論“方然”,還是“托馬斯*安生”,都是三億人中的普通一份子,生活中除病原體的威脅外,還有無處不在的暴力襲擊、意外事故等威脅,但現在這一切都已不成問題,也無需再多加考慮。

    身為大區管理員,原則上,五百萬平方公裏的一切都盡在掌控,既然離群索居、在地下數百米的掩蔽所裏生活,就已經避免了很多潛在的風險。

    環視四周,武裝機器人與生化仿真人的拱衛之下,住處連一隻蚊蟲都沒有,任何高致病性微生物都極難接近,更不用地下掩蔽所的設計,目標是為抵禦核打擊,自身極其堅固,每一處結構都充分考慮到安全性。

    一句話,隻要自己不作死,在這樣的環境中居住、生活與工作,絕對很安全。

    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一些威脅,疾病,衰老,並無法被鋼筋水泥所阻隔,而依然會在不經意間造訪。

    生命科學的研究規劃,就針對這一切,嚐試找到萬全的解決之道。

    在研討會上,方然向科學家們提出要求,重點突破“非傳染病醫學”、“抗衰老”、“基因工程”與“分子生物工程”等,科研資源也會向這些領域傾斜。

    不管在座者怎麽想,對這一份基於自身利益的規劃,是疑惑、還是嘲諷,總之一切要為延長壽命而服務,這是方然現下最關注的,至於生命科學領域的長期發展,所涉及到的其他領域,也會投入資源,但相對而言就菲薄的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