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五二章 地緣(2/2)

作者:陽電字數:7234更新時間:2019-07-13 23:33:20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句古老的謁語,讓四十一歲的男人琢磨許久,在又一次長時間的思考而無所收獲後,方然終於決定要另辟蹊徑,或者承擔一絲微弱的風險,將這問題交給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們來討論。

    今的世界,割據者自掃門前雪,彼此間幾乎沒有任何衝突爆發,這種狀態的原因是什麽;

    在前一問的基礎上,自己作為NEP大區的管理員,又該何去何從。

    白了,一個戰略分析、研判與決策的重大問題,這樣的研究領域,治下的7、8機構中並無很對口的單元,方然的做法,則是抽調若幹名相關領域的專家,包括緊密聯係的博弈論、與看似沒什麽聯係的理論物理等領域,將這些人才集中到一座研究機構中,用近似頭腦風暴的方式替自己思考。

    這樣做,一方麵是有些許風險,讓頭腦頂尖的科學家們湊到一起,總歸不是很穩妥。

    另一方麵的顧慮,則是這種安排的現實意義,對這些人才,和他們分析、討論所得的結論,自己究竟是否能放心大膽的采納,也會相當棘手。

    畢竟,監控頭下的這些各領域頂尖人才,表麵上安心研究,效忠於NEP大區的管理員,其實頭腦中在想一些什麽,科研活動中,又有沒有在進行一些隱秘的動作,方然都難以辨明,更無從確定其是否可以信賴。

    這樣多的不確定性,擺在眼前,方然卻沒改變初衷,繼續放手讓這一些研究者們自由行動,暢所欲言。

    戰略決策問題,既然AI根本還解決不了,自己也無能為力。

    借助科學家們更聰明智慧、更高瞻遠矚的頭腦,全麵而深刻的剖析“和平原因”之現狀,是一次不同學科領域人才的合作先例,取得的成果,也的確有些出乎方然的意料。

    至於,這些機體智慧的成果,有沒有潛藏陷阱,就需要一場嚴肅的成果辯論會。

    西曆1494年的某一,照例在研究機構的地下會議室裏,仿真人“阿達民”走進會場,稍事等待,待科學家們陸續到來,在現場短暫溝通後,就由一名分析決策領域的專家擔當發言人,向管理員陳述結論。

    在之前接到任務時,方然就清楚的寫明了一點,自己的科學水平有限,時間也很有限,所以希望發言者言簡意賅、長話短。

    這一行事風格,在之前也打過幾次交道,科學家們已經挺熟悉。

    “……在討論問題前,首先,需要明確幾個先決條件,以簡化分析流程。

    第一個預設條件,存在至今的NEP、PS、IA等大區,認為其初始實力在伯仲之間,至少沒有明顯的差距;

    第二個預設條件,認為每一個大區的管理員,”

    到這裏,發言人歪頭看了“阿達民”一眼,

    “其決策能力與決策動機都近乎一致,彼此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

    第三個預設條件,是出於簡化條件的考慮,認為北大陸之外的管理員、大區,對NEP大區的戰略決策意義不大,粗略分析時可以將其忽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