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六四章 預感(2/2)

作者:陽電字數:6826更新時間:2019-07-16 23:10:31

    那又要怎麽辦呢,1495年的1月1日,吃早餐時感慨歲月如梭,方然又一次想到了自己與這世界的前途命運,然後才驀然驚覺,距離上一次的報告會已過去了那麽久,可直到今,自己居然還沒有任何的具體行動。

    是因為對前途一片茫然,不知道該做什麽嗎,好像是,但分明又不全是。

    而是一種逃避,因永生的宿命般悖論,而心生逃避。

    現在回想起來,那一,斯蒂芬*霍肯的陳述,給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那一段科學研發之動機的陳述。

    誠如霍肯教授所言,麵對喜怒無常的大自然,人類文明從誕生時起就別無選擇,倘若沒有投身於科學技術的研究,直到今,人們也許還會生活在樹上,麵對地束手無策,風霜雨雪瑟瑟發抖,根本不可能有今的一切成就。

    然而,一旦出於新奇、或者迫於自然選擇的壓力,走上探尋科學技術的路,從那一刻開始,直到遙遠未來的軌跡,也隨之而注定。

    從替代人類的體力勞動,到替代腦力勞動,直到機器在除科學研究之外的一切領域取代了人,這條路,沒有分岔,沒有折返,客觀規律決定的變遷,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直到文明走到今,在定居點內苟延殘喘。

    在這過程中,身為偌大一片土地的管理員,除隨波逐流外,也並無力改變這一切。

    探尋科學技術的路,通向何方,今還無法看得真切,自己卻已經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那麽終止這一切可以嗎:

    停止一切嚴肅的科學研究,讓人類的科技停留在今的水平,對遊蕩在已知邊界之外的諸多領域,不論深空探測、生物工程,還是AI的自我意識,這一切研究統統停擺,是否就能避免遭遇那未可知的將來呢。

    能,還是不能,方然並不清楚,但他卻明白,這想法根本不切實際。

    命運,倘若能在一念間改變,那還叫什麽命運,即便自己自作主張,鎖死NEP大區的一切科學技術研發,就像對待危險的I領域、和燒錢的太空探測那樣,其他大區的管理員也不會跟進,反而隻會利用這一機會發難。

    再進一步,即便“那個人”掌控了整個蓋亞,然後鎖死科技研發,那又如何,難道棄追尋永生的目標於不顧嗎。

    哪怕隻是出於活下去的念頭,研究科學技術,也是唯一的出路。

    更不用,霍肯教授最後表達的意思,長遠看來,人類文明除竭盡所能的研發科技外,也別無選擇,哪怕自以為可以蓋亞表麵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或者,在這高懸際的牢籠中混吃等死,也保不準會有其他星球的文明造訪,甚或帶來大的危機。

    宇宙之大,即便迄今為止,人類都還未發現任何一絲地外文明存在的跡象,但這種可能性始終無法排除。

    著眼於當下,身為管理員該關注的,無非是命運,方然也提醒過自己,應該集中精神應對眼前的局麵,而別去思考那些一點意義也沒的遙遠未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