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六五章 漂移(2/2)

作者:陽電字數:6606更新時間:2019-07-25 22:15:41

    原因在於,與人類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相比,今的NEP大區,乃至世界上其他大區的人類種群,正麵臨一種前所未有的局麵,每個種群都空前嚴格的與其他種群隔離,除非有意為之,否則便不存在任何基因交流的渠道和機會。

    這一態勢,是哈迪——溫伯格定律的前提之一,現在已嚴格的被滿足。

    在這樣的基礎上,另一個現實,則是今人類種群的生存狀態,周遭環境,與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不盡相同。

    近一萬人居住在十平方公裏的定居點內,人口密度達1,000人/平方公裏,這一數據,不僅比當年之聯邦的數字高了三十多倍,也超過某些人口十分密集之國家、地區的人口密度,是相當驚人的。

    除此之外,這一萬人生活其間的環境,從瑣碎生活、到長遠前景,也和人類曾經曆過的任何一個曆史時期都不盡相同,甚至有極大的差異。

    在這種態勢下,環境對基因的選擇壓力,顯然依舊存在,某些時候還會表現的很強大。

    但,即便觀察到這一切,任憑科學家們如何建立數學模型、收集資料進行推演,也沒辦法準確的判斷出,NEP大區群體的基因演化,會導向一種什麽樣的穩恒態。

    基因變遷,長遠看來會讓東北太平洋大區裏的人,變成一種什麽樣的亞型,現在還未可知。

    讀完這一篇學術報告,方然大致明白了科學家們的憂慮,但是,對他們進而提出的一些解決策略,卻沒有多大的興趣。

    基因遷移,長遠看來是一種未知因素,那怎麽應對才好。

    在這一問題上,NEP_760與相關研究機構裏的研究者們,見解可謂五花八門,給出的解決方案,從“新生兒基因工程”到“繁衍控製與審查”,凡此種種,還真是讓方然大開眼界,意識到科學家的腦洞是有多大。

    譬如,為有意識的幹預、控製人口代際更替,不管使用什麽規則,某幾位科學家的聯名簽署,都認為“繁衍控製”是一種可行的策略。

    具體的實施手段,是將治下男女的配對,從“自由交往”改為“算法控製”,以一種比較安全的算法來決定誰應該與誰繁衍,用這種方式來擾亂哈迪——溫伯格定律,進而以人類的意誌,塑造出想要的基因型分布律。

    這一手段,實施起來耗費甚巨,方然並沒有興趣。

    並非不認可這一手段的有效性,更不是為所謂“自由結合”而搖旗呐喊,這些瑣事,四十一歲的男人根本一點也不關心,他關心的,正如1月1日早晨所決定的那樣,主要是自己與NEP大區的眼前處境,而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將來。

    基因型的分布規律,再怎樣遷移、改變,也隻是一種長遠的效應。

    不僅如此,再仔細想一想的話,自己又何嚐需要關心人類的基因型分布,畢竟“智力”本身,並非穩定遺傳的特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