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二?栒? 兩線(2/2)

作者:陽電字數:5646更新時間:2019-10-22 02:02:26

    原本躊躇滿誌,計劃從開闊地帶一路東進、打穿烏拉爾大區的“十字軍”,被“紅軍”驅趕到烏拉爾山脈以西,眼見該地域也岌岌可危,一旦失守,塗著五芒星的敵軍將長驅直入、威脅剛剛拿下的東尤平原,便立即發動核襲擊。

    

    導彈升空,核彈頭從天而降,野戰防空係統難以對抗高超音速武器,“紅軍”前鋒因而遭遇了一些損失。

    

    這一點,在“盤古”的預料之中,將攻勢暫時終止。

    

    與此同時,沿漫長的烏拉爾山脈,針對各處關隘、山穀的進攻、襲擾行動,也陸續展開,規模不一的“紅軍”機動兵力,從山脈各處嚐試突破,這一行動有些出乎對手的意料,繼而,除全力封堵、並動用核彈遏製,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全線進攻,是“盤古”策劃的一場佯動,戰前分析早已明確,位於葉卡捷琳堡——彼爾姆之間、寬達數百公裏的開闊地帶,是烏拉爾山脈唯一的戰役突破口。

    

    再向南去,進入中大陸腹地,則會陷入漫長的輻射汙染帶,不利於大軍行動。

    

    隔烏拉爾山對峙,休戰,注定十分短暫,迎頭相撞的兩支機器大軍,背後博弈者都一清二楚,中大陸的對抗沒什麽轉圜餘地,暫時脫離地麵接觸、彼此互擲遠程火力,隻是更大規模作戰行動的前奏。

    

    地麵進攻被核彈遏阻,天空中,一場較量則愈演愈烈。

    

    新時代的戰場上,“製空權”的概念,已經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

    

    麵對遍布高、中、低空與大氣層外的作戰平台,投入再多兵力,也無法完全占據天空,隻能退而奪取一定時段、一定空域內的控製權,保障攻擊行動的進行。

    

    隨著戰局發展,幾百萬機器大軍對峙,出現在烏拉爾山上空的無人機越來越多,塗著鐵十字與五芒星的殲擊機,捉對廝殺,攻擊機抓住一切機會滲透戰線,向遠方大地上的目標發射導彈,投擲各種製導彈藥。

    

    圍繞烏拉爾山的開闊地帶,從天空,到大地,仿佛成為一座碾碎鋼鐵的巨大磨盤。

    

    但即便在山嶺中,對抗,也一時一刻未曾停歇。

    

    地形崎嶇,植被密布,巍峨綿延的烏拉爾山脈,不適合大軍展開,卻適合運動戰,輕巧靈活的武裝機器人在密林中穿行,動用一切手段,向敵軍控製區滲透,實施從武裝偵察到特戰破壞的種種行動。

    

    縱貫中大陸的戰線,數千公裏之長,掌控這一切的“盤古”,算力需求飆升至新高。

    

    山脈另一邊的尤洛浦大區,情況又如何呢。

    

    端詳投影屏幕上的黑邊鐵十字標誌,方然輕輕搖頭,不予置評,想必是與自己一樣、略微消耗資源的某種執念。

    

    這並不能證明,尤洛浦大區發源自條頓,標誌,隻是管理員的個人選擇。

    

    相形之下,最新統計的交換比,與戰役過程中的種種蛛絲馬跡,都指明尤洛浦大區、“十字軍”的背後,是某一強人工智能在總攬全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